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全梳理:哪些情形可合法解雇?

时间:2025-07-01 10:25:33 来源: 作者: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全梳理:哪些情形可合法解雇?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以法定理由为依据,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2025年《劳动合同法》及司法解释明确了用人单位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三大类情形,结合典型案例,本文从法律角度解析合法解雇的适用条件与实务要点。

  一、劳动者过错性解除的法定情形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用人单位需在入职时明确录用条件,并保存试用期考核证据。

  典型案例:某公司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解雇员工,但因未约定录用条件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需符合“内容合法、程序民主、公示告知”三要件。

  风险提示:对“严重”程度的界定需合理,如“迟到三次”通常不构成严重违纪。

  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

  需造成“重大损害”,具体标准由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明确。

  双重劳动关系影响本职工作

  劳动者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对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经提出后拒不改正。

  欺诈、胁迫订立合同

  包括提供虚假学历、隐瞒犯罪记录等情形。

  被追究刑事责任

  需以生效刑事判决为依据,仅被采取强制措施不构成解除理由。

  二、非过错性解除的适用条件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且用人单位需另行安排工作。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岗仍不能胜任

  需保留培训记录或调岗通知书,且培训内容需与岗位相关。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包括企业迁移、被兼并、资产转移等情形,且需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合同未果。

  三、经济性裁员的程序与实体要求

  裁员条件

  需满足“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占职工总数10%以上”,并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四种情形(如破产重整、经营严重困难等)。

  程序要求

  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员方案。

  优先留用与优先录用规则

  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的劳动者。

  四、协商一致解除的实务要点

  书面协议的重要性

  需明确约定解除时间、经济补偿、工作交接等事项,避免口头约定。

  经济补偿的协商空间

  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为“N”,但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协商高于或低于该标准。

  结语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严格遵循法定理由与程序,否则将面临高额赔偿或劳动关系恢复的风险。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固定解除证据、优化程序流程,用人单位可有效降低违法解除的风险。在劳动关系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合法合规的用工管理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一篇: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流程与风险防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