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未签劳动合同公司破产,员工如何追回欠薪?法律途径全解析

时间:2025-07-14 09:55:57 来源: 作者:

   未签劳动合同公司破产,员工如何追回欠薪?法律途径全解析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然而,部分企业为规避法律责任,选择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合同。当此类企业破产时,劳动者往往面临维权困境。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企业破产法》,系统梳理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员工追索权益的法律路径。

  一、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双倍工资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这一规定在2025年司法解释中进一步明确:

  赔偿计算基数:以劳动者当月应得工资为标准,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全部劳动报酬。

  赔偿期限:自用工第二个月起至签订书面合同前一日,或至劳动关系终止时,最长不超过11个月。

  举证责任倒置:根据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劳动者仅需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对工资标准、合同签订情况承担举证责任。

  二、公司破产时的债权清偿顺序:员工权益优先

  依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如下:

  第一顺位: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如管理人报酬、财产保管费用)。

  第二顺位:职工债权,包括:

  拖欠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应划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如经济补偿金)。

  第三顺位:社保费用和税款;

  第四顺位:普通破产债权(如供应商货款、借款)。

  三、维权实操指南:从证据收集到债权申报

  证据固定三步走

  基础证据:工资支付记录(银行流水、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

  补充证据:同事证言、工作群聊天记录、邮件往来;

  特殊证据:社保缴纳记录(若存在部分缴纳)、用人单位盖章的奖惩文件。

  债权申报关键节点

  申报期限:法院公告的债权申报期(最短30日,最长3个月);

  申报材料:债权申报表、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材料清单;

  异议处理:管理人审核后,债权人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债权确认之诉。

  四、典型案例解析:2025年广东某电子厂破产案

  该厂未与53名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破产时拖欠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共计280万元。法院审理认为:

  员工可主张11个月双倍工资差额,按当地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支付,平均每人获赔4.2万元;

  破产财产优先清偿职工债权,普通债权人清偿率不足10%。

  结语

  未签劳动合同并非企业逃避债务的"合法借口"。劳动者需主动固定证据,依法申报债权,借助破产程序实现权益救济。2025年《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进一步强化了举证责任倒置规则,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武器。

上一篇:公司注销后“人间蒸发”?法律教你如何追责“失信主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