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劳务派遣工权益受损:能否直接起诉用工单位?2025年法律解析

时间:2025-07-17 16:39:41 来源: 作者:

   劳务派遣工权益受损:能否直接起诉用工单位?2025年法律解析

  一、法律基石:劳务派遣工起诉用工单位的法律依据

  根据2025年修订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7条,用工单位需对劳务派遣工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若用工单位存在以下行为,劳务派遣工可依法起诉:

  未提供劳动条件:如拒绝提供必要的工作设备或安全保障。

  强迫劳动:通过威胁、降薪等手段强制加班或从事危险作业。

  违法退回派遣工:无正当理由将派遣工退回派遣单位,导致其失业。

  典型案例:2025年云南高院审理的张某案中,某电子厂将劳务派遣工张某退回派遣单位,理由为“生产任务减少”,但未能证明合理性。法院认定退回行为违法,判决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连带支付赔偿金12.8万元。

  二、实务操作:起诉用工单位的关键步骤

  第一步:固定证据,夯实维权基础

  劳动关系证明: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明与派遣单位的劳动关系。

  用工单位过错证据:保留用工单位违法退回的书面通知、微信聊天记录、现场视频等。

  损失证明:如因被退回导致的工资损失、医疗费用等。

  第二步:选择管辖法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条,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若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不在同一地区,可选择对劳动者更有利的法院起诉。

  第三步:明确诉讼请求

  确认用工单位行为违法:如违法退回、未提供劳动条件等。

  要求连带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2条,用工单位与派遣单位需对赔偿金承担连带责任。

  其他诉求:如恢复工作岗位、支付拖欠工资等。

  第四步:参与诉讼程序

  庭审焦点:用工单位行为的合法性、损失计算的合理性。

  举证责任:用工单位需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判决执行:若胜诉,可申请强制执行用工单位的财产。

  三、2025年新规亮点:劳务派遣工权益的三大强化

  连带责任范围扩展:用工单位需对派遣工的工资、加班费、社保待遇等承担连带责任(最高法2025年《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第12条)。

  证据标准放宽:允许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固定电子证据,如微信聊天记录、邮件等。

  执行力度加大:对拒不履行赔偿义务的用工单位,可列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

上一篇:19年老员工被辞退如何维权?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