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工程款被中间人侵占,如何依法追回?2025年实务解析

时间:2025-07-25 17:17:20 来源: 作者:

   工程款被中间人侵占,如何依法追回?2025年实务解析

  一、中间人侵占工程款的法律定性

  根据202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民法典》,中间人侵占工程款可能面临民事、刑事双重追责:

  (一)民事责任:不当得利与侵权赔偿

  不当得利返还

  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中间人无法律依据占有工程款,需返还本金及孳息。2025年江苏某案中,法院判决中间人返还1000万元工程款及LPR2倍利息。

  侵权责任承担

  若中间人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侵占工程款,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主张侵权赔偿。2025年浙江某案中,中间人伪造合同骗取工程款,被判赔偿发包方损失300万元。

  (二)刑事责任:侵占罪与诈骗罪的认定

  侵占罪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公司财产所有权;

  客观要件: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2万元以上);

  主体要件:中间人(含项目经理、财务人员);

  主观要件: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诈骗罪认定标准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工程款,数额较大(3000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2025年广东某案中,中间人伪造发包方公章骗取工程款,被判刑10年。

  二、追回工程款的核心路径与证据收集

  (一)民事追责的操作流程

  证据固定

  合同文件:施工合同、分包合同、中间人授权委托书;

  资金流向:银行流水、转账记录、财务凭证;

  沟通记录:微信、邮件中的工程款确认记录。

  诉讼策略

  优先主张不当得利返还(《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中间人账户。

  (二)刑事控告的实务要点

  管辖法院

  向中间人所在地基层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5年新规允许通过“公安一网通办”平台在线提交报案材料。

  证据标准

  需证明中间人占有工程款无合法依据(如伪造合同、冒充发包方签字);

  数额标准:侵占罪“数额巨大”标准从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

  三、实务中的创新追讨手段

  (一)区块链存证与电子取证

  证据固定

  通过“至信链”“蚂蚁链”等区块链存证平台,对工程款支付指令、中间人确认记录进行哈希值存证;

  2025年案例显示,区块链存证证据可直接作为定案依据,无需公证。

  电子取证工具

  使用“权利卫士”“可信时间戳”等APP录制中间人承认侵占的视频证据;

  依据《电子签名法》第十四条,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类案检索与智能推送

  类案检索系统

  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类似案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

  2025年新规要求法官在裁判时参照最高法院发布的类案裁判要旨。

  智能推送服务

  关注“法信”“北大法宝”等法律数据库,获取最新侵占工程款纠纷裁判规则。

  四、典型案例解析

  (一)指导案例:某央企中间人侵占案

  2025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中间人侵占案件。某央企项目经理将5000万元工程款转入个人账户用于炒股,法院判决如下:

  刑事部分:以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300万元;

  民事部分:判决中间人返还全部工程款及LPR2倍利息。

  (二)地方司法实践:某民营中间人诈骗案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中间人诈骗案件。某中间人伪造发包方公章,骗取施工方工程款800万元,法院判决如下:

  刑事部分: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50万元;

  民事部分:判决中间人退赔全部工程款,并赔偿施工方停工损失200万元。

  五、最新立法动态与趋势

  (一)2025年《刑法》修正案(十一)修订要点

  数额标准调整:侵占罪“数额巨大”标准从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

  从宽处理情形:案发前已全部退还的,可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司法实践趋势

  穿透式审查:法院通过核查最终资金用途,防范“名为借款、实为侵占”行为;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允许在刑事案件中一并解决民事赔偿,提升维权效率。

  六、结论与启示

  工程款被中间人侵占可通过民事不当得利返还、刑事控告等路径追回。实务中,应注重固定资金流向、沟通记录等证据,并利用区块链存证、电子取证等创新手段提升效率。2025年的法律环境正通过提高数额标准、推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手段,构建更高效、严厉的追责体系。工程建设主体应强化合规意识,避免因中间人侵占导致“案损双罚”。

上一篇:劳务公司拖欠工程款,2025年最新法律追讨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