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公司破产时,股东是否需要承担债务?2025年法律解析

时间:2025-08-07 17:08:18 来源: 作者:

   公司破产时,股东是否需要承担债务?2025年法律解析

  一、股东责任的法律依据与边界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责任

  基本原则

  《公司法》第3条:公司以其全部财产承担债务,股东以认缴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

  典型案例:2025年津市法院某盐化公司案中,法院仅判决公司承担责任,未追究股东个人责任。

  例外情形

  人格否认: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如财产混同)时,需承担连带责任(2025年《公司法》第23条)。

  未实缴出资:设立时其他股东在出资不足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2025年《公司法》第50条)。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责任

  发起人连带责任

  《公司法》第99条:发起人未按章程缴纳出资的,其他发起人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2025年浦东新区某公司案中,法院认定发起人仅对实缴出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股权转让后的责任

  《公司法》第88条:未届出资期限转让股权的,转让人对受让人未按期缴纳的出资承担补充责任。

  二、持股人的特殊责任情形

  (一)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关联交易与担保

  《公司法》第22条: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决议,否则担保无效。

  案例:2025年南通中院某金属制品厂案中,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被法院追偿。

  破产程序中的义务

  《企业破产法》第15条:实际控制人需配合清算,拒不履行的可追究法律责任。

  (二)名义股东与隐名股东

  名义股东的责任

  2025年舟山中院案例:名义股东不得以代持关系对抗债权人,仍需履行出资义务。

  法律条文:《企业破产法》第35条未区分名义与实际股东,均需承担出资责任。

  隐名股东的救济途径

  隐名股东可依据代持协议向名义股东追偿,但不得对抗公司债权人。

  三、实务操作中的风险防范

  (一)公司经营阶段

  财务隔离机制

  开设企业专用银行账户,避免与个人账户混用。

  定期公示财务报告,保留原始凭证。

  重大决策流程

  超过注册资本30%的债务需经股东会书面确认。

  引入第三方担保或抵押,降低个人风险。

  (二)破产程序阶段

  债权人会议参与

  债权人可选举债权人委员会,监督破产财产分配。

  对管理人确认的债权有异议的,可提起诉讼。

  剩余财产分配

  普通债权按比例受偿,2025年数据:普通债权清偿率平均为23%。

  四、最新政策与司法实践趋势

  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常态化

  2025年新《公司法》打破破产限制,公司不能清偿债务即可要求股东加速出资。

  个人破产制度试点扩展

  苏州、深圳等地开展类个人破产试点,允许“诚信而不幸”的创业者减免债务。

  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法律条文与司法案例,系统解析公司破产时股东的责任范围。投资者应强化合规意识,通过法律工具合理规划,以最大限度降低经营风险。

上一篇:公司恶意破产:债权人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欠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