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工程款未结算纠纷:法院强制执行的司法路径与实操要点
时间:2025-11-12 17:11:14 来源: 作者:
工程款未结算纠纷:法院强制执行的司法路径与实操要点
在建设工程领域,工程款未结算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据最高人民法院2025年发布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司法大数据报告》,近三年全国法院受理的工程款纠纷案件中,因未结算导致的争议占比达67%,其中涉及强制执行的案件年均增长12%。本文从司法实践角度,结合《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及最新司法解释,系统解析工程款未结算时法院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执行程序及实操要点。
一、工程款未结算的司法认定:执行前提的明确
未结算的法律定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19条,工程款未结算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合同未约定结算方式,二是虽约定但双方对结算结果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通过审查施工合同、变更签证、进度款支付记录等证据,结合《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第11条规定的“协商优先原则”,确定是否存在结算障碍。
执行启动的法定条件
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43条,申请强制执行需满足:
生效法律文书(如判决书、调解书)已确认债权;
债务人未在履行期内支付;
债权金额明确或可通过鉴定确定。
例如,在某商业综合体工程纠纷案中,法院虽因设计变更导致部分工程量未最终结算,但通过委托造价鉴定机构对争议部分进行评估,最终确认债权金额并启动执行程序。
二、强制执行的司法程序:从申请到实现的完整路径
执行申请的提交与审查
申请人需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同级被执行财产所在地法院提交《执行申请书》,并附生效法律文书、债权证明(如结算报告、鉴定意见)及被执行人财产线索。法院在收到申请后7日内立案,并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被执行人限期履行。
财产查控与保全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3条,法院可采取以下措施:
查封、扣押、冻结:对被执行人银行账户、房产、车辆等财产进行控制;
预查封制度:针对未办理产权登记的工程,法院可对在建工程进行预查封,待产权确认后转为正式查封;
到期债权冻结: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99条,法院可冻结被执行人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如发包人对建设单位的应收款),并通知第三人限期履行。
例如,在某高速公路工程案中,法院通过冻结总包方对业主单位的1.2亿元到期债权,成功执行到位85%的工程款。
工程折价与拍卖的特殊规则
根据《民法典》第807条,若工程性质适宜折价或拍卖(如房屋、桥梁等),承包人可与发包人协议折价,或申请法院拍卖。司法实践中需注意:
优先受偿权行使:承包人对工程折价或拍卖价款享有优先权,但需在竣工之日起18个月内行使(依据《建设工程司法解释一》第41条);
评估与拍卖程序:法院需委托专业机构对工程价值进行评估,并通过司法拍卖平台公开竞价。
2025年某产业园纠纷案中,法院通过拍卖未竣工的厂房,优先清偿承包人工程款后,剩余款项按普通债权分配。
三、执行障碍的突破:未结算工程的特殊处理
工程量争议的司法鉴定
当双方对工程量存在争议时,法院可依职权或依申请启动司法鉴定。根据《建设工程司法鉴定规范》,鉴定机构需对变更签证、隐蔽工程记录等证据进行审查,并出具《工程量鉴定报告》。例如,在某地铁工程案中,鉴定机构通过比对施工日志与BIM模型,最终确认增加工程量价值2300万元。
未到期债权的执行规则
针对未结算但已发生的工程款(如进度款),法院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制裁规避执行行为的若干意见》第13条,采取“预冻结”措施。具体操作中,法院需向发包人发出《履行到期债务通知》,若发包人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且不履行,法院可直接执行该债权。
执行和解的司法引导
为提高执行效率,法院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37条,组织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和解协议需明确分期付款金额、担保措施及违约责任。例如,在某住宅工程案中,通过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双方达成“分三期支付+房产抵押”的和解方案,最终实现案结事了。
四、风险防范与合规建议
合同条款的精细化设计
建议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明确:
结算方式(如按月结算、分段结算);
争议解决机制(如约定仲裁条款);
优先受偿权行使期限。
2025年新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已新增“结算争议解决”专章,可供参考。
过程证据的动态管理
承包人应建立完整的工程资料体系,包括:
每月进度款申报材料;
设计变更签证单;
材料采购发票及检测报告。
某法院2025年调研显示,证据完整的案件执行周期平均缩短40%。
执行阶段的策略选择
申请人可根据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灵活选择执行措施:
对有履行能力的,优先申请查封现金资产;
对资不抵债的,及时申请参与分配或破产程序;
对恶意转移财产的,依法追究拒执罪刑事责任。
结语
工程款未结算纠纷的执行,既是法律技术的较量,也是商业智慧的博弈。在司法实践不断细化的背景下,发承包双方需以合同为基石,以证据为武器,以合规为底线,方能在纠纷解决中占据主动。未来,随着区块链、BIM等技术在工程领域的深度应用,工程款结算与执行的司法规则必将迎来新一轮变革,而提前布局、主动适应者,终将赢得市场与法律的双重认可。
上一篇:工地工程款拖欠应对全攻略:从协商到诉讼的合法维权路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浩云动态RELATED
更多>>最新案例NEWS
更多>>
2023-11-27
一般请律师打官司要多少钱?2024-11-18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判决:法律原则与案例分析2024-10-25
遗产继承纷争:案例剖析与法律启示2024-10-24
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遗产继承权解析2024-08-06
工程合同纠纷法律解析案例:工程完工后对方以质量为由不付款2024-08-06
浩云律所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成功代理广告企业破产清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