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能否申请劳动仲裁?深度解析适用场景与操作要点
时间:2025-11-20 16:11:05 来源: 作者: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能否申请劳动仲裁?深度解析适用场景与操作要点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常因工资拖欠、社保未缴、加班费争议等问题陷入维权困境。许多人误以为必须解除劳动合同后才能申请仲裁,实则根据2025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同样可申请劳动仲裁,且部分争议类型无需以解除合同为前提。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与实务操作,系统梳理适用场景、证据要求及维权策略。
一、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可申请仲裁的四大核心场景
(一)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五项,因“劳动报酬”发生的争议属于仲裁受案范围。即使劳动合同未解除,劳动者仍可就拖欠工资、奖金、提成等问题申请仲裁。例如,某公司自2025年3月起连续6个月未发放销售提成,劳动者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直接申请仲裁,要求支付欠薪及50%赔偿金。
(二)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社保争议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高发问题。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三条,劳动者可就用人单位未缴、少缴社保等行为申请仲裁,要求补缴社保费用。例如,某企业未为员工缴纳2025年全年养老保险,员工可在职期间申请仲裁,仲裁委将责令企业限期补缴,并可能对企业处以欠缴金额1-3倍罚款。
(三)用人单位违法调岗降薪或未提供劳动条件
若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降低薪资,或未提供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保护条件(如未发放安全防护用品),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申请仲裁,要求恢复原岗位、补发工资差额或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例如,某制造企业将员工从技术岗调至保洁岗,薪资从月薪1.2万元降至3000元,员工在职期间申请仲裁后,仲裁委裁决企业恢复原岗位并补发工资差额。
(四)加班费争议与未休年假补偿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需支付加班费。若企业未支付加班费或未安排带薪年休假,劳动者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加班费及未休年假工资(按日工资300%计算)。例如,某互联网公司要求员工“996”工作制但未支付加班费,员工在职期间申请仲裁后,仲裁委裁决企业支付2025年1月至10月加班费共计8.7万元。
二、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仲裁的特殊规则与限制
(一)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条件
经济补偿金通常以解除劳动合同为前提,但存在例外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若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等过错行为,劳动者可主动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例如,某员工因企业拖欠3个月工资而主动离职,仲裁委支持其主张经济补偿的诉求。
(二)仲裁时效的起算点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仲裁时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若争议持续存在(如长期拖欠工资),时效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计算。例如,某员工在职期间企业持续拖欠工资,其离职后1年内申请仲裁仍受法律保护。
(三)证据收集的便利性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可更便捷地获取关键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邮件等。若企业拒绝提供证据,劳动者可申请仲裁委责令企业提交,否则企业需承担不利后果。例如,某员工申请仲裁要求企业支付未签合同双倍工资,企业拒不提供劳动合同,仲裁委直接采纳员工主张,裁决企业支付11个月双倍工资差额。
三、实务操作指南:从申请到裁决的全流程解析
(一)确定管辖机构
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双方分别申请,由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管辖。例如,某员工工作地点在北京,企业注册地在上海,员工可向北京仲裁委提交申请。
(二)准备核心证据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争议事实证据:拖欠工资的银行流水、未缴社保的证明、调岗降薪的通知、加班审批单等;
损失计算依据:工资条、未休年假天数证明、加班时长统计表等。
(三)撰写仲裁申请书
需包含以下内容: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基本信息;
仲裁请求(如支付欠薪XX元、补缴社保、支付经济补偿等);
事实与理由(简述争议经过及法律依据);
证据清单及来源。
(四)参与仲裁庭审
仲裁委受理申请后,将安排开庭审理。劳动者需按时参加庭审,围绕争议焦点举证、质证,并回答仲裁员提问。例如,某员工在庭审中出示微信聊天记录,证明企业负责人承认拖欠工资,仲裁委采纳该证据并支持其诉求。
四、启示与思考: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仲裁的维权价值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申请仲裁,不仅能帮助劳动者及时止损,还能倒逼企业规范用工管理。例如,某企业因频繁拖欠工资被多名员工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后,企业被迫建立工资发放预警机制,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此外,劳动者需注意,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若企业拒不履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冻结企业账户或查封资产。
结语: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申请仲裁是劳动者维护权益的重要武器。劳动者应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及时收集证据,在争议发生时果断维权;企业则需摒弃侥幸心理,依法履行义务,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与声誉损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浩云动态RELATED
更多>>最新案例NEWS
更多>>
2023-11-27
一般请律师打官司要多少钱?2024-11-18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判决:法律原则与案例分析2024-10-25
遗产继承纷争:案例剖析与法律启示2024-10-24
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遗产继承权解析2024-08-06
工程合同纠纷法律解析案例:工程完工后对方以质量为由不付款2024-08-06
浩云律所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成功代理广告企业破产清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