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与刑事立案标准详解

时间:2025-02-27 14:37:31 来源: 作者: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与刑事立案标准详解

  一、专利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在探讨专利侵权问题时,诉讼时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如果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在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起两年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其将丧失胜诉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如果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并未意识到侵权行为的发生,那么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将相应后延。然而,一旦他们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诉讼时效便开始起算。

  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由于《专利法》对专利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有特别规定,即二年,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优先适用《专利法》的规定。

  二、专利侵权的刑事立案标准是多少?

  专利侵权不仅可能引发民事纠纷,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触犯刑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专利侵权的刑事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非法经营额或违法所得额达到一定数额

  根据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非法经营额达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额达三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可能立案追诉。这一标准旨在打击那些通过侵权行为获取较大经济利益的犯罪分子。

  假冒两种及以上专利

  如果行为人假冒两种及以上专利,且非法经营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同样可能构成犯罪并受到刑事追究。这一标准针对那些恶意假冒多个专利的行为,加大了对这种严重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致使专利权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一定数额

  如果侵权行为致使专利权人直接经济损失达五十万元以上的,公安机关也可能立案追诉。这一标准体现了对专利权人实际经济利益的保护,确保其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失能够得到法律的救济。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立案标准可能会因地区、专利类型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具体案件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三、结语

  专利侵权纠纷的诉讼时效和刑事立案标准是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专利权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专利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上一篇:专利侵权判定全解析:案件认定与维权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