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中介未缴社保但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主张的三重赔偿与维权路径

时间:2025-05-08 16:01:31 来源: 作者:

   中介未缴社保但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主张的三重赔偿与维权路径

  一、未缴社保的违法性认定与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构成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主张以下权利:

  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三项,以“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30日通知;

  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义务:用人单位需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月工资为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社保补缴与滞纳金责任: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补缴自用工之日起的全部社保费用,并承担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若因未缴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医保报销、生育津贴等待遇,需赔偿实际损失。

  案例警示

  2025年北京某中介公司员工入职后,公司连续18个月未缴纳社保。员工以“未缴社保”为由解除合同并申请仲裁,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3年工龄×8000元/月=2.4万元)、补缴社保及滞纳金,并赔偿因未缴医保导致的自费医疗费用1.2万元。

  二、未缴社保的赔偿范围与计算标准

  经济补偿金的特殊情形

  未签合同叠加赔偿:若中介公司同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主张双倍工资差额(自用工次月起最多11个月)及经济补偿金。例如,员工入职10个月未签合同且未缴社保,可主张9个月双倍工资差额+1个月经济补偿金;

  违法解除的赔偿金:若用人单位以“未缴社保”为由反诉劳动者“严重失职”并解除合同,劳动者可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社保待遇损失的赔偿

  医保报销损失:劳动者因未缴社保导致无法报销的医疗费用,用人单位需全额赔偿。需提供病历、发票、医保报销政策文件等证据;

  失业金损失:若因未缴社保导致失业时无法领取失业金,用人单位需赔偿失业金损失(计算公式: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应领取月数);

  养老金损失:对临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若因未缴社保导致养老金减少,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主张差额赔偿。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行政罚款:社保部门可对用人单位处以欠缴金额1-3倍的罚款;

  信用惩戒:未缴社保的用人单位将被列入“社保失信名单”,影响招投标、政府补贴等资格。

  三、维权路径与实务操作指南

  协商与投诉的优先选择

  协商要点:明确要求补缴社保、支付经济补偿金及赔偿损失,保留协商记录(如录音、微信聊天记录);

  投诉渠道:向当地社保部门、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投诉时需提交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查询记录等证据。

  劳动仲裁的申请与策略

  仲裁请求设计:同时主张经济补偿金、社保待遇损失赔偿、未签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等,避免遗漏诉求;

  证据清单: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社保缴费记录(空白)、医疗费用发票、解除合同通知书等;

  时效限制: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诉讼与执行的衔接

  诉讼策略: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建议同步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用人单位账户;

  执行措施:若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判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采取查封、拍卖财产、限制高消费等措施。

  四、风险防范与合规建议

  劳动者权益保护措施

  定期查询社保:通过“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APP或当地人社局官网查询缴费记录,发现异常及时维权;

  证据留存: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关键证据需公证或通过可信时间戳固定。

  用人单位合规义务

  入职30日内参保:用人单位需在员工入职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避免因管理疏漏引发纠纷;

  劳务外包的合规性审查:若通过劳务外包形式用工,需审查外包公司资质,并要求其提供社保缴纳证明。

上一篇:工伤报销全流程:从资料准备到理赔到账的法律指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