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专利侵权判定与处罚全解析:版权无效专利的应对策略(2025年最新版)

时间:2025-05-13 09:27:29 来源: 作者:

   专利侵权判定与处罚全解析:版权无效专利的应对策略(2025年最新版)

  ——基于《专利法》《刑法》及司法解释的实操指南

  一、专利侵权判定的法律标准与处罚依据

  根据《专利法》第11条、第65条及《刑法》第216条,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侵权行为类型

  直接侵权: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包括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方法;

  间接侵权:诱导、怂恿、教唆他人实施专利侵权行为,或提供侵权工具、技术方案等支持。

  侵权判定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需完全覆盖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

  等同原则:若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则构成等同侵权。

  处罚依据与类型

  民事责任

  停止侵权:侵权人需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等侵权行为;

  赔偿损失:赔偿数额按权利人实际损失计算,难以确定的,按侵权人获利计算,仍难以确定的,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法定赔偿范围为3万元至500万元;

  消除影响:侵权人需在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对专利权人名誉的负面影响。

  行政责任

  责令改正与公告:专利管理部门可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在官方媒体上公告侵权事实;

  没收违法所得:对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收益予以没收;

  罚款:按违法所得的1至4倍处以罚款,无违法所得的,处20万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

  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且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认定标准:包括非法经营额超20万元、违法所得超10万元、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50万元等。

  二、版权无效专利的法律性质与处理路径

  版权与专利的区分

  版权: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原创性表达,如小说、绘画、音乐等;

  专利:保护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如新的产品、方法或改进。

  二者虽同属知识产权,但保护对象、申请条件、审查程序均不同,版权无效不影响专利的有效性,反之亦然。

  专利无效宣告程序

  启动条件: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该专利权授予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可请求宣告其无效;

  申请材料:需提交无效宣告请求书、证据材料及理由说明;

  审查流程: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申请后,进行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必要时可举行口头审理;

  审查结果:若宣告专利权无效,该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生效,且视为自始不存在。

  专利无效后的法律后果

  已生效判决与合同的效力:此前已执行或正在执行的专利侵权判决、调解书、许可和转让合同等,其效力不受追溯影响;

  恶意行为的赔偿:若专利权人因恶意申请专利导致他人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已支付费用的返还:未返还的侵权赔偿金、使用费、转让费等,若明显违反公平原则,应全额或部分返还。

  应对策略

  权利人视角

  主动维权:发现他人专利无效时,可启动无效宣告程序,消除市场障碍;

  风险防控:在签订专利许可或转让合同时,约定专利无效时的处理条款,如费用返还、违约责任等。

  被许可人/受让人视角

  尽职调查:在受让或许可使用专利前,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专利稳定性分析;

  合同保障:在合同中明确专利无效时的权利义务,如终止合同、退还费用等。

  三、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专利侵权民事赔偿与行政处罚并处

  案情:2025年,某公司未经许可生产、销售与A公司专利产品技术特征完全相同的设备,A公司提起诉讼并举报至专利管理部门。法院判决该公司停止侵权,赔偿A公司经济损失200万元,专利管理部门对其处以没收违法所得80万元、罚款240万元的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

  民事赔偿依据《专利法》第65条,按侵权人获利计算;

  行政处罚依据《专利法》第68条,按违法所得的3倍处以罚款。

  案例2:专利无效宣告成功后的法律后果

  案情:B公司发现C公司持有的某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其在先公开的技术方案完全相同,遂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经审查,该专利被宣告无效。此前,D公司已与C公司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并支付许可费100万元。

  法律分析

  专利无效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生效,D公司可依据合同约定要求C公司返还许可费;

  若C公司存在恶意申请专利的行为,D公司还可主张赔偿因专利无效导致的损失。

  四、合规建议与风险防范

  专利权人视角

  加强专利布局:在申请专利前,进行充分的检索与分析,确保专利的新颖性与创造性;

  监控市场动态:定期检索竞争对手的产品与技术,及时发现潜在的侵权行为;

  合理主张权利:在维权过程中,避免滥用权利,如恶意提起诉讼或投诉,以免被认定为恶意诉讼。

  市场主体视角

  尊重他人专利权:在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严格遵守《专利法》规定,避免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

  建立合规机制:制定专利合规管理制度,明确研发、采购、销售等环节的专利审查流程;

  积极应对纠纷:若面临专利侵权指控,及时委托专业律师分析案情,制定应对策略,如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主张现有技术抗辩等。

上一篇:中药保护品种申请全攻略:费用、周期与合规要点(2025年最新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