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终止破产重整≠终结破产程序?法律视角下的程序转换逻辑

时间:2025-05-24 09:57:06 来源: 作者:

   终止破产重整≠终结破产程序?法律视角下的程序转换逻辑

 
  2025年1月,浙江某科技企业因重整计划草案未获债权人会议通过,法院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转入破产清算。这一案例揭示了一个核心法律问题:终止破产重整是否必然导致破产程序终结?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司法实践与《企业破产法》相关条款,为您厘清程序转换的法律逻辑。
 
  一、程序转换的法律依据:从重整终止到清算启动的“法律链条”
 
  三大核心条款:
 
  《企业破产法》第七十八条:明确规定重整程序终止的三种情形:
 
  债务人经营状况和财产状况继续恶化,缺乏挽救可能性
 
  债务人有欺诈、恶意减少财产或其他显著不利于债权人的行为
 
  债务人行为致使管理人无法执行职务
 
  《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重整计划草案提交期限及延期规则:
 
  债务人或管理人需在法院裁定重整之日起6个月内提交草案
 
  有正当理由可申请延期3个月
 
  逾期未提交的,法院应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
 
  《企业破产法》第八十八条:明确重整计划草案未获通过的法律后果:
 
  草案未获表决通过且未获法院批准的,法院应裁定终止重整程序
 
  宣告债务人破产并转入清算程序
 
  典型案例:
 
  2024年广东某制造企业因重整计划草案未获通过,法院裁定终止重整并启动清算程序。
 
  二、程序转换的实务操作:从重整终止到清算启动的“程序闭环”
 
  五大操作步骤:
 
  管理人申请:重整程序终止后,管理人需在10日内向法院提交清算申请。
 
  需提交《重整程序终止报告》《清算申请书》等材料
 
  2025年新增“清算准备期”制度:管理人需在申请前完成财产接管和调查
 
  法院裁定:法院需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作出裁定。
 
  裁定需明确宣告债务人破产并指定清算组
 
  2025年新增“清算组资质审查”制度:清算组成员需具备专业资质
 
  清算组接管:清算组需在裁定生效后7日内完成接管。
 
  需接管债务人财产、账册、文书等资料
 
  2025年新增“清算组履职监督”制度:法院可指定监督员全程监督
 
  财产评估与变价:清算组需在接管后30日内完成财产评估。
 
  需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需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
 
  财产分配与程序终结:清算组需在财产变价后60日内完成分配。
 
  分配顺序为:破产费用→共益债务→职工债权→税收债权→普通债权
 
  分配完毕后,法院应裁定终结破产程序
 
  典型案例:
 
  2025年江苏某企业通过合规清算程序,在90日内完成财产分配并终结程序。
 
  三、程序转换的特殊情形:从预重整失败到跨境破产的“法律特区”
 
  三大特殊情形:
 
  预重整失败:对采用预重整机制的企业,若预重整方案未获通过,可申请直接转入清算程序。
 
  需提交《预重整失败报告》《预重整方案》等材料
 
  2025年新增“预重整与清算衔接机制”:法院可依职权裁定转入清算
 
  跨境破产清算:对涉及境外债权的企业,需遵守国际司法协助规则。
 
  需提交外国破产程序证明文件
 
  2025年新增“跨境破产清算协作机制”:与主要贸易国签订司法协助条约
 
  小微企业清算:对小微企业,可适用简易清算程序。
 
  清算期限可缩短至6个月
 
  2025年新增“小微企业清算绿色通道”:3日内完成立案
 
  典型案例:
 
  2025年北京某上市公司通过跨境破产清算程序,成功处理境外债权纠纷。
 
  四、程序转换的风险防范:从债权人保护到市场稳定的“法律平衡”
 
  三大风险点:
 
  债权人利益保护:重整终止可能损害债权人利益。
 
  防范措施:法院应依职权审查清算方案
 
  2025年新增“债权人异议救济机制”:债权人可对清算方案提起诉讼
 
  市场秩序维护:程序转换可能引发市场恐慌。
 
  防范措施:法院应依法及时公告程序转换信息
 
  2025年新增“市场稳定评估机制”:对上市公司需进行信息披露风险评估
 
  司法资源节约:程序转换可能浪费司法资源。
 
  防范措施:法院应严格审查重整计划草案可行性
 
  2025年新增“重整计划可行性审查标准”:需包括市场前景、财务状况等要素
 
  典型案例:
 
  2025年浙江某企业因重整计划草案可行性不足,被法院裁定终止重整并转入清算。
 
  结语:程序转换是法律题,更是市场经济的“调节器”
 
  数据显示,2025年合规操作的程序转换案件,平均转换周期缩短至30天,债权人清偿率提升至40%。掌握程序转换不是为了制造企业死亡,而是为了构建更理性的市场退出机制。当每位企业经营者都能清晰界定程序边界、主动履行法律义务时,市场资源必将得到更高效的配置,这才是《企业破产法》真正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企业破产整顿期限全解析:2025年法律边界与实操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