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公司清算并注销后债务怎么办?对方已破产债务要怎样要?

时间:2025-07-14 13:31:02 来源: 作者:

   公司清算并注销后债务怎么办?对方已破产债务要怎样要?

  在商业实践中,公司清算并注销是市场主体退出市场的重要方式。然而,公司注销后,其债务问题往往成为债权人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企业破产法》,系统梳理公司清算并注销后的债务处理规则,为债权人提供追讨债务的法律路径。

  一、公司注销后的法律后果:债务是否随之消灭?

  根据《民法典》第七十条及2025年司法解释,公司注销后,其法人资格终止。然而,公司注销前的债务并不会因此消失,而是需要由清算组或股东、实际控制人承继。具体来说:

  清算组承继:如果公司注销前成立了清算组,那么清算组将负责清理公司债权债务,并处理公司剩余财产。在此过程中,清算组需要继续履行公司注销前的债务义务,或者与债权人协商解决债务履行问题。

  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承继:如果公司注销前未成立清算组,那么公司注销后的债务将由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承继。这意味着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需要继续履行债务义务,或者与债权人协商解决债务履行问题。

  二、股东的责任:未依法清算的法律后果

  1. 通知与公告义务

  清算组或股东、实际控制人在承继公司债务后,需要履行通知与公告义务。具体来说,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若清算组未依法履行通知或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债权人可要求清算义务人(通常为股东)承担赔偿责任。

  2. 虚假清算的法律责任

  如果清算组或股东、实际控制人在清算过程中存在虚假清算行为,如承诺“公司债务已清偿完毕”但实际未履行,那么将构成虚假清算。根据法律规定,虚假清算的法律后果严重,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股东在清算报告中虚假陈述,导致债权人损失,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债权人的追讨路径:如何实现债权?

  1. 申请撤销注销登记

  若公司注销程序存在瑕疵,如未依法清算即注销,债权人可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撤销注销登记,恢复公司法人资格后继续追责。

  2. 起诉清算义务人

  债权人可将清算组成员(通常为股东)列为被告,要求其承担债务责任。根据《公司法解释二》第十九条,股东因虚假清算或恶意注销承担连带责任的,法院应予支持。

  3. 追究股东连带责任

  若股东存在虚假清算或恶意注销行为,债权人可依据《公司法解释二》第十九条等规定,主张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四、2025年新规对债权人追讨债务的影响

  1. 电子清算报告的效力提升

  2025年《公司法》明确电子清算报告与纸质报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需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备案。这一规定提升了电子清算报告的证据效力,使得清算过程更加透明、可信。

  2. 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

  在清算责任纠纷中,债权人主张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的,只需提供初步证据,而股东需要自证已依法清算。这一规定减轻了债权人的举证负担,使得股东更加难以逃避清算责任。

  五、实务操作建议:债权人如何高效追讨债务?

  1. 及时收集证据

  债权人需及时收集与公司签订的合同、转账记录、对账单等证据,以证明债权的存在和金额。同时,债权人还需关注公司的清算程序,收集清算组或股东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的证据。

  2. 积极参与清算程序

  债权人需积极参与公司的清算程序,关注清算组的工作进展,对清算报告提出异议。同时,债权人还可申请参加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选择合适的追责路径

  债权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追责路径。例如,若公司注销程序存在瑕疵,债权人可申请撤销注销登记;若股东存在虚假清算行为,债权人可起诉股东要求承担连带责任。

  结语

  公司清算并注销后,债务问题并不会随之消失。债权人需积极行使法定权利,通过申请撤销注销登记、起诉清算义务人、追究股东连带责任等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股东也需依法履行清算义务,避免虚假清算等违法行为,以免承担法律责任。在2025年《公司法》修订背景下,法律正通过举证责任倒置、电子清算报告等制度创新,为债权人提供更有力的保护。

上一篇:破产债务如何剥离?2025年最新债务计算规则详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