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2025年工伤认定不通过的七大核心原因及实务解析

时间:2025-07-21 13:36:52 来源: 作者:

   2025年工伤认定不通过的七大核心原因及实务解析

  一、工伤认定不通过的法定情形

  (一)不符合"三工"核心要件

  根据2025年《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工伤认定需同时满足:

  工作时间:包括合理延伸时段(如午休、工间休息)

  工作场所:涵盖作业区域及自然延伸的合理范围

  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因履行职责遭受伤害

  典型案例:在昌平法院审理的某外卖骑手案中,骑手完成订单后下线返回住所途中发生事故,因平台显示"离线状态"且承担事故主责,最终未被认定为职业伤害。

  (二)存在法定排除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第16条明确不得认定为工伤的三种情形:

  故意犯罪:如工人故意破坏设备导致受伤

  醉酒或吸毒:需通过血检报告等证据证明

  自残自杀:需排除工作压力等合理诱因

  (三)证据链断裂

  实务中常见证据缺陷包括:

  未签订劳动合同且无法证明劳动关系(如无工资流水、工作证)

  事故经过无第三方见证(如单人作业时受伤)

  医疗诊断与事故时间存在矛盾

  二、建筑行业工伤认定的特殊规则

  (一)超龄农民工权益保障

  根据最高法《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工伤认定问题的答复》,以下情形可认定工伤:

  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

  接受用人单位管理(如封闭工地打卡制度)

  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

  典型案例:60岁韩老汉在工地午休时突发疾病死亡,法院认定其虽超龄但受工地封闭管理,构成"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的合理延伸",最终认定为视同工伤。

  (二)违法分包情形下的责任承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明确:

  用人单位将工程违法分包给无资质个人或组织

  该个人或组织聘用的工人因工伤亡

  总包单位或分包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实务建议:工人应留存工资发放记录、现场工作照、证人证言等证据,通过仲裁确认违法分包事实。

  三、2025年工伤认定实务操作指南

  (一)证据收集清单

  劳动关系证明

  工资支付凭证(银行流水备注"工资")

  工作证、考勤记录(需有用人单位盖章)

  同事证人证言(附身份证复印件)

  事故经过证明

  事故现场照片/视频(需显示时间水印)

  120出警记录、医院首诊记录

  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

  医疗证据

  完整病历本(需医生手写签名)

  医疗费发票(附费用清单)

  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伤残等级报告

  (二)维权流程图解

  申请时效:事故发生或职业病确诊后1年内

  受理部门: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保行政部门

  复议诉讼:对认定结论不服的,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三)新型纠纷处理

  新就业形态工伤

  平台骑手需保留在线状态截图、订单记录

  下线后事故需证明与工作存在必然联系(如配送设备故障导致)

  境外工伤

  需经外交部或驻外使领馆认证的证据材料

  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4条

  本文严格依据2025年最新法律条文及典型案例,对工伤认定不通过的常见原因及建筑行业特殊规则进行了系统解析。在司法实践中,建议劳动者注重过程证据的固定,用人单位应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上一篇:无质保金约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这样处理(2025年最新实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