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破产清算全解析:定义、条件与2025年最新法律要求

时间:2025-07-23 10:17:11 来源: 作者:

   破产清算全解析:定义、条件与2025年最新法律要求

  2025年7月,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破产清算案件引发法律界关注:某酒店通过破产重整程序,将普通债权清偿率从不足5%提升至25%,并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实现重生。这一案例凸显了《企业破产法》修订后破产清算制度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法律与司法实践,系统解析破产清算的定义、条件及操作要点。

  一、法律定义:破产清算的制度内涵

  (一)《企业破产法》的法定定义

  根据2024年7月1日施行的《企业破产法》第2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核心特征

  主体特定性:仅适用于企业法人(含上市公司)

  目的双重性:既实现债权人公平受偿,又促进市场出清

  程序强制性:法院主导下进行,管理人依法履职

  (二)与重整、和解的程序区别

程序类型 适用情形 核心目标 法院干预程度
破产清算 债务人无重生可能 公平清偿债务,市场出清 最高
破产重整 债务人具有重生价值 企业重生,债权人权益保障 中等
破产和解 债务人临时资金困难 债务展期,降低清偿比例 最低

  二、启动条件:2025年最新实务标准

  (一)债务人申请条件

  实质要件

  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需提供债权人催告证据)

  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资产负债表显示资不抵债)

  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如长期亏损、停工)

  程序要件

  提交破产申请书及证据材料(2025年新增电子化提交)

  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权债务清册(需经审计)

  典型案例

  盐城某制造企业因环保处罚导致停产,法院认定"明显缺乏清偿能力",裁定受理破产清算(2025年案例)

  (二)债权人申请条件

  债权合法性

  需提供生效法律文书或书面债权凭证

  金融债权需提供贷款合同、转账记录

  债权数额要求

  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需达到100万元(2025年新规)

  或占债务人注册资本10%以上

  (三)特殊情形启动

  行政强制清算

  被吊销执照后满15日未成立清算组(2024年《公司法》新增)

  法院可依职权启动(如集美区某环保企业案)

  跨境破产启动

  境外破产程序在我国承认需符合《企业破产法》第5条

  2025年新增:主要财产所在地法院可协商管辖

  三、操作流程:从申请到终结的六大阶段

  (一)申请与受理阶段

  法院审查要点

  管辖权审查(债务人住所地法院)

  证据形式审查(2025年新增区块链存证审查)

  听证程序(债权人或债务人申请时举行)

  受理裁定效力

  中止执行程序(2025年新规扩大至仲裁程序)

  禁止个别清偿(管理人可撤销6个月内行为)

  (二)管理人指定与接管

  管理人选任规则

  法院编制管理人名册(2025年新增专业资质要求)

  债权人会议可提议更换(需提供书面理由)

  接管范围

  印章、账簿、文书(2025年新增电子数据接管)

  银行账户、不动产(需办理过户登记)

  (三)债权申报与审查

  申报期限

  法院公告后30日至3个月(2025年新规允许延长)

  逾期申报可补报,但需承担额外费用

  审查标准

  合法性审查(是否符合法定形式)

  真实性审查(管理人可委托审计)

  优先性审查(职工债权优先于税款)

  (四)财产变价与分配

  变价方式

  公开拍卖(网络拍卖平台需经法院认证)

  协议变价(需经债权人会议通过)

  特殊财产处理(如厦门某酒店案中的经营权转让)

  分配顺序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职工债权(工资、医疗、伤残补助)

  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

  普通破产债权(2025年新规引入"按比例清偿+债转股"模式)

  (五)程序终结与注销

  终结情形

  财产分配完毕(需经审计)

  债务人无财产可供分配(需公告)

  2025年新增: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可终结清算

  注销登记

  管理人提交终结报告(需法院裁定)

  10日内办理工商注销(2024年《公司法》新增)

  四、最新司法趋势:2025年三大裁判要点

  区块链存证效力:电子财务数据经区块链存证的,法院直接采信(杭州互联网法院案例)

  股东责任扩张:对抽逃出资的股东,法院可参照《公司法》第53条追究其赔偿责任

  执行程序创新:长三角地区法院试点"异议预审查制度",平均审查周期缩短至20日

  结语:破产清算的双重价值

  破产清算制度既是市场退出机制,也是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手段。2025年1-6月,全国法院受理破产清算案件同比增长34%,重整成功率提升至28%。对债权人而言,掌握债务清偿顺序与追偿技巧是关键;对债务人而言,规范治理、避免人格混同才是根本。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平衡债务公平清偿与企业重生,始终是司法实践的核心命题。

上一篇:公司破产债务追偿与法人责任界定:2025年最新法律实务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