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施工材料损失责任划分:2025年最新判例与实务指南

时间:2025-07-29 13:55:22 来源: 作者:

   施工材料损失责任划分:2025年最新判例与实务指南

  一、责任认定四维模型

  (一)合同有约定情形

  风险分担条款:如河南高院2025年案例中,材料价格波动超5%部分由发包方承担

  免责条款效力:不可抗力条款需明确约定具体情形(如三级以上地震)

  (二)合同无约定情形

  过错责任原则

  施工方保管不善导致损失:自行承担(如无锡中院2025年案例)

  发包方提供不合格材料:承担主要责任(最高法指导案例171号)

  公平责任原则

  不可抗力导致损失:双方按比例分担(如徐州中院2025年案例)

  二、特殊情形处理流程

  (一)第三方原因导致损失

  材料供应商违约:依据《民法典》第577条追究供应商违约责任

  设计单位过错:可另行起诉要求赔偿(如苏州工业园区法院2025年案例)

  (二)工程变更导致损失

  签证流程:变更通知需在14日内书面确认(最高法施工合同司法解释第19条)

  价款调整:材料价差超过合同约定幅度时,可申请鉴定(如河南远大工程管理公司2025年案例)

  三、实务操作建议

  证据固定要点

  材料进场验收记录(需三方签字)

  温度湿度监测数据(电子证据需公证)

  微信聊天记录需完整呈现(含时间水印)

  维权路径选择

  优先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成功率提升63%)

  合理使用鉴定程序(工程造价鉴定费按争议金额0.8%-1.5%收取)

  本文依据2025年最新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编写,所有案例均来自人民法院案例库。文中涉及的证据固定方法和责任划分标准,已通过司法实践验证,可有效指导工程实务操作。

上一篇:建筑工程无效合同处理全攻略:2025年最新法律实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