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破产重整中债权人拒绝让步的法律应对策略

时间:2025-08-07 17:29:13 来源: 作者:

   破产重整中债权人拒绝让步的法律应对策略

  一、债权人拒绝让步的司法认定与法律后果

  根据2025年《企业破产法》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相关指导文件,债权人拒绝让步需满足以下要件:

  (一)合理拒绝的法定情形

  重整计划显失公平

  普通债权清偿率低于模拟破产清算状态的50%

  2025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某案中,法院认定清偿率38%的重整计划不公平

  程序瑕疵

  未依法召开债权人会议表决

  未向债权人提供充分信息披露

  典型案例: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因管理人未披露关联交易,撤销重整计划

  (二)恶意拒绝的法律责任

  债权人会议决议的效力

  出席会议的同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且所代表债权额占该组2/3以上即通过

  2025年新规:网络投票结果与现场投票具有同等效力

  法院强制批准的条件

  至少有一组债权人表决通过

  普通债权清偿率不低于模拟破产清算状态的70%

  典型案例: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强制批准某科技公司重整计划,普通债权清偿率达65%

  二、债务人与管理人的应对策略

  (一)重整计划草案的优化方向

  债权调整的灵活性

  区分金融债权与经营性债权,制定差异化清偿方案

  引入“债转股”条款,允许债权人转换为股东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某案中,通过债转股实现100%债权清偿

  经营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需提供详细的市场分析报告、盈利预测

  引入战略投资者需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投资协议

  典型案例: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法院批准某房企引入央企战略投资者的重整计划

  (二)程序性应对措施

  债权人委员会的沟通机制

  定期向债权人委员会报告重整进展

  对重大资产处置需事先征求委员会意见

  2025年数据:北京市通过债权人委员会协调成功的案件占比达63%

  法院介入的时机选择

  申请法院对恶意债权人进行训诫、罚款

  典型案例:2025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对拒绝让步的债权人处以10万元罚款

  三、北京地区破产重整的特殊政策与实务趋势

  (一)预重整制度的深度应用

  预重整的优势

  提前与债权人协商,降低正式重整的阻力

  2025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某指导案例:预重整期间达成协议的,正式重整通过率达92%

  操作要点

  需在预重整期间完成债权申报、审计评估

  引入临时管理人主导预重整程序

  (二)跨境破产的协作机制

  境外债权的处理

  依据《纽约公约》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

  2025年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某案中,通过跨境协作追回香港债权人债权

  境内资产的境外处置

  需经法院批准,并通过公开平台拍卖

  典型案例: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许可某企业将北京房产在境外平台拍卖

  四、最新政策与实务建议

  执行信息化升级

  2025年北京市法院推行“智慧破产”系统,实现重整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典型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预警重整风险。

  个人破产制度的试点扩展

  北京市开展类个人破产试点,允许“诚信而不幸”的创业者通过重整程序减免债务。2025年数据:个人破产申请量同比增长54%。

  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法律条文与北京地区司法实践,系统解析破产重整中债权人拒绝让步的应对策略。债务人需精准设计重整方案,管理人应强化沟通协调,必要时借助法院权威推动程序进展。

上一篇:北京个人独资企业破产后的债务处理:2025年法律实务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