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用人单位变相逼迫辞职?这些情形可申请仲裁!

时间:2025-08-18 14:27:25 来源: 作者:

   用人单位变相逼迫辞职?这些情形可申请仲裁!

  一、法律条文解析:何种情形可认定为"被迫辞职"?

  根据2025年最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及最高法《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规定,用人单位存在以下行为时,劳动者可主张被迫辞职并申请仲裁:

  未提供约定劳动条件:如单方调岗至非约定岗位、撤销办公权限、强制休假等;

  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包括拖欠工资、克扣绩效奖金、未支付加班费等;

  违法调整薪酬福利:如无正当理由降薪、取消年终奖、停缴社保等;

  恶意增加工作负担: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沈女士案中,用人单位将工作量从每日40张设计图激增至70张,远超合理范围,被认定为变相逼迫离职。

  二、典型案例分析:仲裁庭如何认定"变相逼迫"?

  案例1:科技公司激增工作量逼迫设计师辞职

  案情:北京某科技公司为规避解除合同成本,将设计师沈女士的工作量从每日40张图逐步增至70张,远超考核满分标准(2400张/季度)。沈女士抗议后,公司以"不服从管理"为由解除合同。

  判决:法院认定公司行为构成"变相逼迫离职",判决支付违法解除赔偿金6.3万元。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用人单位未提供合理工作条件导致劳动者无法履行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

  案例2:停用办公权限变相辞退工程师

  案情:某房产中介公司停用工程师赵某的OA系统及考勤权限,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人事部门在通话中明确要求"正常离职",但未出具书面解除通知。

  判决:法院认定公司通过实际行为解除合同,构成违法解除,支付赔偿金23万余元。

  证据要点:劳动者需保留系统权限被停用的截图、通话录音等,证明用人单位剥夺劳动条件。

  三、实务操作指南:被迫辞职后如何高效维权?

  1. 证据固定关键点

  劳动条件变化:调岗通知、工作量统计表、办公权限取消记录;

  薪酬异常:工资流水、绩效考核标准、社保缴费记录;

  沟通记录:微信、邮件中关于调岗、降薪的协商记录;

  被迫辞职证明:向用人单位发出的《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需通过EMS邮寄并保留回执。

  2. 仲裁请求设计

  主张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存在未缴社保、拖欠工资等过错,可要求支付N个月工资(N为工作年限);

  主张赔偿金:若用人单位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可要求2N个月工资;

  特殊情形:如孕期、产期、哺乳期被逼迫辞职,可额外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3. 仲裁时效与流程

  时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1年内提出;

  管辖: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

  材料清单: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工商信息、证据材料。

  四、最新政策动态:2025年劳动规则调整

  根据202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以下情形将被重点审查:

  关联企业用工:劳动者被多个关联单位交替用工的,可要求确认劳动关系并主张赔偿;

  虚假仲裁防范:单方捏造事实申请仲裁的,仲裁庭将直接驳回请求;

  涉外仲裁优化:自贸区企业可约定以我国为仲裁地,增强跨境劳动争议解决效率。

上一篇:待岗期间工资被扣?超过这个时间立即申请仲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