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公司注销暗藏法律雷区?三步教你规避风险!

时间:2025-08-26 10:06:45 来源: 作者:

   公司注销暗藏法律雷区?三步教你规避风险!

  公司注销是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重要环节,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连带责任、信用污点等法律风险。202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进一步细化了注销程序与责任划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本文系统解析公司注销中的风险点及应对策略。

  法律依据与核心规则

  注销程序分类

  根据《公司法》第二百三十九条,公司注销分为一般注销与简易注销:

  一般注销:需成立清算组,编制资产负债表、清理债权债务,经股东会或法院确认后注销。

  简易注销:适用于未产生债务或已清偿全部债务的企业,经全体股东承诺可免于清算,但承诺不实将导致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强制注销制度

  新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满三年未申请注销的,登记机关可依职权强制注销。此制度旨在清理"僵尸企业",但原股东、清算义务人的责任不受影响。

  法律责任风险

  股东连带责任:简易注销中,若隐瞒债务,股东需对注销前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董事清算义务:新法将清算义务人由股东转移至董事,未在解散后15日内成立清算组的,董事需承担赔偿责任。

  行政处罚:提供虚假材料注销的,可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实务操作要点

  风险自查三步法

  债务核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税务部门查询欠税记录,确认无未结诉讼或仲裁。

  清算组合规:一般注销中,清算组需由董事组成,且需在成立后10日内公示清算信息。

  承诺真实性:简易注销时,全体股东需签署《全体投资人承诺书》,确认无债务或已清偿。

  债权人维权途径

  申请财产保全:发现公司恶意注销的,可向法院申请查封、冻结股东财产。

  追究股东责任:依据《公司法》第二百四十条,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导致财产损失的,需在损失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信用惩戒:将恶意注销的股东列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及出任企业高管。

  特殊情形处理

  吊销未注销:公司被吊销但未注销的,诉讼主体资格仍存在,债权人可起诉公司及怠于清算的董事。

  强制注销后追责:公司被强制注销后,债权人可追究原股东、实际控制人在清算过程中的过错责任。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简易注销承诺不实案

  某贸易公司通过简易注销程序注销,但隐瞒了500万元未结货款。债权人起诉后,法院认定股东承诺不实,判决全体股东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此案例凸显了简易注销中承诺真实性的重要性。

  案例二:董事未履行清算义务案

  某科技公司被吊销后,董事未在法定期限内成立清算组,导致公司主要财产灭失。债权人起诉后,法院判决董事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此案例明确了董事作为清算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结语

  公司注销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与责任划分,202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进一步强化了清算义务人的责任与注销程序的规范性。实务中,企业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债权人需积极行使监督权,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与交易安全。

上一篇: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清偿困境:法律后果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