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无书面合同也能追讨工程款?这些关键证据和法律策略助你维权!

时间:2025-09-01 16:57:32 来源: 作者:

   无书面合同也能追讨工程款?这些关键证据和法律策略助你维权!

  在建设工程领域,口头协议或事实合同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数据显示,全国法院受理的工程欠款案件中,无书面合同占比高达18%,涉及金额超百亿元。本文结合《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九条、2025年《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司法解释二》及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解析无合同情况下追讨工程款的法律路径,助您规避风险、高效维权。

  一、无书面合同的法律定性:口头协议的效力边界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九条,建设工程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但司法实践对“事实合同”持开放态度。2025年《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司法解释二》第三条明确,若承包方能证明实际履行了施工义务,且发包方未提出异议,可认定合同关系成立。例如,四川嘉陵区法院审理的“杜某诉蒋某工程款案”中,双方仅通过微信确认工时与单价,法院结合施工计量表、电话录音等证据,最终支持6.28万元工程款请求。

  关键点解析

  事实合同认定:需满足“实际履行+对方接受”要件。如承包方已进场施工,发包方未明确反对,可视为合同成立。

  规划许可影响:若发包方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合同可能无效,但需在起诉前补办手续,否则需承担过错责任。

  举证责任分配: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主张方需证明对方过错、损失大小及因果关系,无法确定时可参照行业惯例或合同约定。

  二、关键证据收集:从微信记录到施工日志的“证据链”构建

  1. 电子证据的固定与采信

  微信/QQ记录:需完整展示对话双方昵称、时间戳,建议每30天通过“至信链”司法存证平台公证一次。2025年厦门思明区法院案例显示,连续3年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作为工程进度、款项确认的直接证据。

  电话录音与视频:需原始载体(如手机)及文字整理稿,重点记录发包方对工程量、价款的认可。例如,南京高淳区法院通过电话录音锁定“钱一到就付”的承诺,支持利息诉求。

  区块链存证:采用蚂蚁链等第三方平台的电子证据,法院可直接采信,无需额外公证。

  2. 施工过程证据的完善

  工程联系单:需建设、施工、监理三方签字确认,明确增量工程范围。如集美区某厂房案中,联系单成为确认额外工程的关键证据。

  无人机航拍视频:2025年新规认可第三方机构出具的航拍记录作为工程进度证据,需标注拍摄时间、地点及天气条件。

  财务凭证:银行转账记录需备注“工程进度款”;材料采购发票需通过财政部全国电子发票服务平台验证;农民工工资单需包含签收人身份证号及手印,以锁定用工关系。

  3. 证人证言与第三方报告

  监理、设计人员等证人需出庭作证,其证言需与施工日志、验收报告等书面证据相互印证。

  工程质量问题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如发包方主张质量缺陷,需举证施工期间监理日志及专业机构鉴定意见。

  三、诉讼流程与策略:从起诉到执行的全流程指引

  1. 管辖法院的选择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建设工程纠纷由工程所在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专属管辖。跨省项目可约定“原告所在地法院”,但需符合合同自由原则。例如,北京某亿元工程纠纷中,双方约定北京三中院管辖,最终通过调解实现“分期付款+工程继续”的双赢结果。

  2. 起诉状的撰写要点

  诉求明确:需具体列明工程款本金、利息(按LPR的1.5倍计算)、停窝工损失等。如“支付工程款62825元及自起诉之日起的利息”。

  事实与理由:需结合证据链,详细描述施工过程、沟通记录及对方违约行为。例如,杜某案中起诉状重点引用微信记录、施工计量表等证据。

  证据清单:需分类编号,如“证据1:微信聊天记录(2022年3月-2022年9月)”。

  3. 庭审与执行策略

  举证质证: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重点围绕“合同关系成立、工程量确认、款项支付”展开。如对方提出质量抗辩,需提供监理日志及检测报告。

  财产保全:诉前可申请查封发包方银行账户或未售房产,2025年新规允许查封预售资金监管账户。

  执行阶段:优先主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但需在执行异议期内提出。若发包方无财产,可申请以房抵债或通过司法拍卖实现债权。

  四、最新司法动态与实务建议

  1. 2025年新规解读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司法解释》明确,违约金超过损失30%的可请求调整。如某案例中,因约定“每日千分之一”违约金被法院调减至LPR的1.5倍。

  最高人民法院《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司法解释二》规定,实际施工人可直接起诉发包人,但需证明“背靠背”条款无效。

  2. 风险防控体系

  合同管理:建议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工程范围、工期、计价方式等核心条款。

  过程监控: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形成会议纪要并签字确认;关键节点(如隐蔽工程验收)需留存影像资料。

  多元化解决:优先选择调解、仲裁等非诉方式。如上海浦东新区建委下设的调解中心,2025年成功调解率达65%,成本仅为诉讼的30%。

  结语

  无书面合同并非追讨工程款的绝对障碍。通过构建完整的证据链,结合2025年最新法律法规,承包方仍可有效维权。在法治框架下,建议提前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同时注重施工过程证据的留存,以规避潜在风险,实现商业目标与法律风险的平衡。

上一篇:工程总承包合同纠纷诉讼实战:最新法律框架下的胜诉策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