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劳动仲裁胜诉后,用人单位仍拒付工资?四招破解执行难

时间:2025-09-12 17:06:24 来源: 作者:

   劳动仲裁胜诉后,用人单位仍拒付工资?四招破解执行难

  劳动仲裁胜诉后,用人单位仍拒不支付工资,是劳动者维权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及《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劳动者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执行,甚至追究用人单位刑事责任。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司法实践,系统梳理执行阶段的操作要点。

  一、申请强制执行:最直接有效的维权方式

  申请条件

  仲裁裁决已生效(一方未在15日内起诉)。

  用人单位未在裁决书规定的期限内履行支付义务。

  申请流程

  准备材料:强制执行申请书、仲裁裁决书原件及复印件、用人单位财产线索(如银行账户、房产信息)。

  提交法院: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交申请。

  法院执行:法院可在15日内立案,并采取以下措施:

  查询、冻结、划拨存款: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查询用人单位银行账户,直接划扣工资款项。

  查封、扣押、拍卖财产:对用人单位的房产、车辆等资产进行处置。

  案例

  2025年,某制造企业拖欠员工工资50万元,仲裁裁决生效后仍拒不支付。员工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查封了企业名下的一处厂房,最终通过拍卖所得支付了工资。

  二、申请支付令:15日内快速追薪

  申请条件

  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如仲裁裁决已确认欠薪金额)。

  用人单位未提出书面异议。

  申请流程

  准备材料:支付令申请书、仲裁裁决书、用人单位联系方式。

  提交法院: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交申请。

  法院审查:法院需在5日内通知是否受理,并在15日内审查完毕。若符合条件,会发出支付令。

  执行效力

  用人单位需在15日内支付工资,否则劳动者可申请强制执行。

  三、要求加付赔偿金:增加用人单位违法成本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工资的,需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例如,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10万元,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5万至10万元。

  操作要点

  仲裁阶段主张:在仲裁申请书中明确要求加付赔偿金,并引用具体法律条款。

  执行阶段补充:若仲裁裁决未支持赔偿金,可在执行阶段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结合用人单位过错程度裁决。

  四、追究刑事责任:对恶意欠薪的终极打击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用人单位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处3年有期徒刑。

  操作要点

  收集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有履行能力(如银行流水显示账户有钱、有房产但未处置)。

  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交仲裁裁决书、执行通知书、用人单位财产线索等材料。

  刑事追责: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同时需支付工资及赔偿金。

  五、实务建议:提升执行效率的关键步骤

  提前调查财产:仲裁阶段可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用人单位银行账户或查封资产。

  联合其他劳动者:若多人被欠薪,可集体申请强制执行,增加执行压力。

  关注用人单位动态:若用人单位有转移财产、注销公司等行为,需及时向法院报告,申请撤销相关行为。

  结语

  离职后遭遇欠薪,劳动仲裁是法律赋予的维权武器;仲裁胜诉后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强制执行、支付令、赔偿金、刑事追责等手段可形成组合拳。劳动者应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制定维权策略,避免因程序瑕疵或证据不足导致权益受损。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规范用工管理,避免因欠薪引发法律风险,共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上一篇:离职后遭遇欠薪?劳动仲裁维权全攻略(2025最新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