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企业破产清偿“优先级法则”:职工权益为何能优先于税款和普通债权?

时间:2025-09-20 10:43:48 来源: 作者:

   企业破产清偿“优先级法则”:职工权益为何能优先于税款和普通债权?

  当企业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时,债权人最关心的问题往往是“谁能先拿到钱”。根据《企业破产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破产财产的分配并非“先到先得”,而是遵循严格的法定顺序。这一顺序不仅关乎债权人利益,更体现了法律对特定群体权益的倾斜保护。本文将从法律条文、司法实践、典型案例三个维度,解析企业破产清偿的优先级规则,并探讨其背后的立法逻辑。

  一、破产清偿顺序的“三阶模型”:从费用到普通债权的层级递进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以下顺序分配:

  1. 第一顺位:职工权益的“绝对优先”

  包括:

  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应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

  法律规定的补偿金(如经济补偿金)。

  立法背景:职工权益的优先保护源于其弱势地位。企业破产时,职工往往面临失业、社保断缴等现实困境,法律通过强制优先清偿确保其基本生存权。例如,在2024年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大隆公司破产案”中,职工债权328万元全部清偿,清偿率达100%,而普通债权清偿率仅为23.8%。

  2. 第二顺位:社保与税款的“公共利益优先”

  包括:

  欠缴的除职工社保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费用;

  破产人所欠税款。

  争议焦点:税款优先于普通债权,但劣后于职工权益。这一设计平衡了国家财政收入与私人债权保护。例如,在2025年浙江省某制造业企业破产案中,企业欠缴税款1200万元,因破产财产不足,税款仅受偿60%,而职工债权全额清偿。

  3. 第三顺位:普通债权的“比例分配”

  包括:

  供应商货款、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无优先权的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清偿时,按比例分配。

  司法实践:普通债权清偿率普遍较低。据最高法2024年破产审判报告,全国普通债权平均清偿率仅为12.7%,部分案件甚至为0.例如,某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中,普通债权人受偿率不足5%,引发群体性纠纷。

  二、特殊债权的“插队规则”:哪些债权能突破常规顺序?

  1. 担保债权的“别除权”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09条,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如抵押权、质权),可就该财产优先受偿,不受破产清偿顺序限制。例如,在2024年广州中院审理的“某工程公司案”中,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优先于抵押权,法院依法将拍卖价款优先支付给工程承包人。

  2. 消费者购房债权的“超级优先权”

  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破产中,消费者交付的购房款可能被认定为优先债权。例如,在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民申1385号案中,购房者支付的“认购订金”被认定为优先债权,优先于工程款和抵押权受偿。

  3. 拆迁安置权益的“绝对优先”

  被拆迁人对安置房屋的请求权优先于所有其他债权。在最高人民法院(2021)最高法民申31号案中,法院明确:拆迁安置权益优先于买受人期待物权、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及抵押权。

  三、破产清偿顺序的立法逻辑:效率、公平与公共利益的平衡

  1. 生存权优先于财产权

  职工权益的优先保护体现了法律对“人权”的尊重。企业破产时,职工面临的是生存问题,而普通债权人损失的仅是财产利益。这种优先级设计符合“社会本位”的立法理念。

  2. 公共利益优先于私人利益

  社保与税款的优先清偿,确保了社会保障体系和财政收入的稳定。例如,若税款劣后于普通债权,可能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影响公共服务供给。

  3. 担保制度的效率价值

  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鼓励金融交易,降低信贷风险。若担保权无法优先实现,将削弱市场主体提供融资的意愿,阻碍经济发展。

  四、实务启示:债权人如何应对破产清偿风险?

  优先选择担保融资:债权人可通过设定抵押、质押等方式,确保债权优先受偿。

  关注债务人财产状况:在债务人破产前,及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财产转移。

  积极参与破产程序:债权人应按时申报债权,参加债权人会议,监督管理人工作,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利用特殊债权规则:如为消费者购房者或被拆迁人,可主张优先受偿权,提高清偿比例。

  结论:破产清偿顺序的“法治化”路径

  企业破产清偿顺序的设定,是法律在效率、公平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精细平衡。从职工权益的绝对优先,到担保债权的别除权,再到普通债权的比例分配,每一项规则都体现了立法者对市场秩序与社会稳定的深刻考量。未来,随着《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的推进,破产清偿规则将更加细化,债权人需加强法律意识,才能在破产程序中最大限度维护自身权益。

上一篇: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否在破产程序中“起死回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