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劳动仲裁申请赔偿金:这12类情形你必须知道!

时间:2025-10-17 11:05:23 来源: 作者:

   劳动仲裁申请赔偿金:这12类情形你必须知道!

  根据2025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司法解释,劳动者在12类法定情形下可申请赔偿金,涵盖违法解除、拖欠报酬、未缴社保等高频纠纷。本文结合最新判例,解析赔偿金申请的核心条件与实务要点。

  一、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2N标准)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适用情形

  无合法理由解除:如以“考核不合格”为由解雇,但未提供考核标准或劳动者签字确认的考核结果;

  程序违法解除: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代通知金仅适用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情形);

  歧视性解除:因劳动者怀孕、患病、年龄超过45岁等理由解雇。

  计算方式

  赔偿金=工作年限×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2

  (注: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按3倍封顶,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案例参考:2025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某案中,企业以“优化人员结构”为由解雇52岁员工,法院认定属于违法解除,判决企业支付赔偿金48万元(工作年限12年,月工资2万元)。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赔偿金(50%-100%标准)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加付赔偿金。

  操作要点

  前置程序:需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在线提交);

  证据要求:提供工资条、银行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明拖欠事实;

  时效限制:需在劳动监察部门责令整改期满后1年内申请仲裁。

  典型案例:2025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某案中,企业拖欠300名员工3个月工资共计1200万元,劳动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企业仅支付60%。法院最终判决企业按80%标准加付赔偿金,总计支付2160万元。

  三、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赔偿请求

  请求类型

  补缴社保:向社保征收机构投诉(时效为2年,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限);

  社保损失赔偿:因未缴社保导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失业金等损失的,可申请仲裁。

  证据要求

  劳动关系证明(劳动合同、工资流水);

  社保未缴纳记录(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

  损失证明(如医疗费发票、失业登记证明)。

  风险提示:2025年司法实践表明,单纯主张“补缴社保”不属于仲裁受理范围,需先向社保部门投诉;但主张“社保损失赔偿”可仲裁。

  四、工伤赔偿的特殊规则

  赔偿项目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级伤残为7个月本人工资,1级伤残为27个月;

  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个月;

  护理费、辅助器具费:按实际需求支付。

  申请流程

  工伤认定:用人单位需在30日内申请,逾期可由劳动者或近亲属在1年内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

  赔偿仲裁:对工伤待遇有争议的,可申请仲裁。

  案例参考: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某案中,企业未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员工发生9级工伤。法院判决企业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共计28万元。

  五、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区别

  

项目 经济补偿金(N) 赔偿金(2N)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
适用情形 合法解除(如协商一致、合同到期不续签) 违法解除
计算标准 工作年限×月工资 工作年限×月工资×2
上限 月工资超社平工资3倍的,按3倍封顶 同经济补偿金

 

  实务提示:企业常通过“伪造解雇理由”规避赔偿金,劳动者需重点审查解雇依据的合法性(如规章制度是否经民主程序制定、是否公示)。

  六、申请赔偿金的时效与管辖

  仲裁时效:自知道权益受损之日起1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报酬的,不受1年限制);

  管辖法院: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举证责任:用人单位需对解雇合法性、工资支付等承担举证责任,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七、2025年新规:赔偿金计算的特殊情形

  高收入群体:月工资超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金按3倍封顶,支付年限最高12年(如北京2025年社平工资为1.2万元,月工资超3.6万元的按3.6万元计算);

  非全日制员工:不适用经济补偿金规定,但可主张拖欠工资的赔偿金;

  涉外劳动关系:外籍员工赔偿金计算适用中国法律,但需考虑工作许可有效期。

  实务建议:劳动者如何提升胜诉率?

  证据留存:入职时要求企业出具书面劳动合同,日常保存工资条、考勤记录;

  程序合规:解雇争议中,要求企业出具书面解雇通知并说明理由;

  专业协助:复杂案件委托律师起草仲裁申请书,确保请求事项明确、法律依据充分;

  行业参考: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查询同类案例,预判仲裁结果。

  结语:2025年劳动仲裁申请赔偿金的核心在于“法定情形+证据充分”。劳动者需精准匹配12类申请条件,严格遵循仲裁时效与程序要求。司法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劳动仲裁案件中,赔偿金请求的支持率达81%,其中证据完整的案件支持率超过95%。依法维权,既是保护自身权益,也是推动企业合规经营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劳动仲裁胜诉后企业拒付赔偿?四步维权指南助你破解困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