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劳动合同未交付?劳动仲裁流程及所需材料全解析

时间:2024-11-05 16:01:54 来源: 作者:

   劳动合同未交付?劳动仲裁流程及所需材料全解析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是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然而,有时用人单位可能未将劳动合同交付给劳动者。当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文将结合最新法律法规,详细介绍劳动合同未交付时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及所需材料。

  一、劳动合同未交付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一份。如果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劳动仲裁流程

  当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交付给自己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申请劳动仲裁:

  提交仲裁申请

  劳动者需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申请书应载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仲裁委员会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将向劳动者发出受理通知书,并向用人单位送达仲裁申请书副本。

  开庭审理

  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双方当事人在仲裁庭上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

  调解与裁决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送达与执行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仲裁庭应当在裁决作出后七日内送达双方当事人。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书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所需材料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仲裁申请书:详细载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身份证明: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劳动关系证明:如工作证、社保缴纳记录、银行流水等能够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

  劳动合同未交付的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记录、证人证言等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交付给劳动者的证据。

  其他相关证据:如工资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争议相关的证据材料。

  四、注意事项与建议

  及时申请仲裁:劳动者应在发现劳动合同未交付后尽快申请劳动仲裁,以免超过时效期限。

  充分准备证据:在申请劳动仲裁前,劳动者应充分准备与劳动争议相关的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了解仲裁程序:劳动者应了解劳动仲裁的流程和规则,以便在仲裁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程序不熟悉或存在疑问,可以寻求专业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

  五、结论

  当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交付给劳动者时,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劳动仲裁的流程及所需材料对于劳动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遵循仲裁庭的指引和积极应对仲裁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劳动者可以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劳动合同等文件的及时交付与保管。

上一篇:劳动仲裁开庭对方缺席应对策略与完整流程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