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劳动仲裁必备证据材料与来源详解

时间:2024-11-12 10:44:13 来源: 作者:

   劳动仲裁必备证据材料与来源详解

  在劳动纠纷中,劳动仲裁是解决争议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仲裁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必须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详细阐述劳动仲裁所需证据材料的清单及其来源,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理解并准备仲裁证据。

  一、劳动仲裁证据材料清单

  劳动者入职方面的证明

  《入职登记表》:记录劳动者入职时的个人信息、岗位、薪资等基本情况的表格。

  《聘用书》: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的正式聘用通知。

  劳动者工作内容方面的证明

  《劳动合同》:双方签订的明确劳动关系、工作内容、工资待遇等条款的书面协议。

  《岗位调整通知》:记录劳动者岗位调整情况的书面文件。

  《借调函》:记录劳动者被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的文件。

  《岗位说明书》:详细描述劳动者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的文件。

  《员工绩效考核表》:记录劳动者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结果的表格。

  关于约定工资、工作时间的证明

  《员工手册》:记录公司规章制度、工资支付标准、工作时间等内容的文件。

  《工资条》:记录劳动者每月工资发放情况的单据。

  劳动者工资发放的证明

  银行打卡记录:记录劳动者工资发放情况的银行交易流水。

  劳动者具体工作时间的证明

  《考勤表》:记录劳动者每日出勤情况的表格。

  《考勤记录》:记录劳动者打卡、请假、加班等考勤信息的文件。

  劳动者离职方面的资料

  《离职交接表》:记录劳动者离职时工作交接情况的表格。

  《辞退书》: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的正式辞退通知。

  《辞职申请》: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交的辞职申请。

  其他相关证据

  社保缴纳证明:记录劳动者社会保险缴纳情况的证明文件。

  证人证言: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人提供的书面证言。

  电子邮件往来记录:记录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沟通情况的电子邮件。

  二、劳动仲裁证据来源

  劳动者自行收集

  劳动者在入职、工作、离职过程中,应主动收集并保存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各类文件,如《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工资条》等。

  用人单位提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三方机构提供

  如社保缴纳证明等,可由相关社保机构提供。

  证人证言

  劳动者可以寻找与争议事项相关的证人,并请其提供书面证言。证人证言需真实、客观,且与争议事实紧密相关。

  电子数据证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数据证据在劳动仲裁中越来越重要。劳动者可以收集与争议事项相关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工作群记录等电子数据作为证据。

  三、注意事项

  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劳动者在收集证据时,应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证据必须真实存在,不得伪造或篡改;证据的收集和使用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证据必须与争议事实紧密相关,能够证明或反驳某一事实。

  保留证据原件

  劳动者在收集证据时,应尽可能保留证据原件。如无法提供原件,应提供原件保存处的依据或证据,以证明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及时收集证据

  劳动者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应及时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超过仲裁时效期间未申请仲裁的,可能丧失胜诉权。

  寻求法律援助

  如劳动者在收集证据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其主张的,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咨询专业律师。

  综上所述,劳动仲裁证据材料清单及证据来源对于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者在劳动纠纷中应主动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材料,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同时,劳动者还应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并在仲裁过程中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其主张。

上一篇:个人劳动仲裁实战指南:从申请到裁决的全面攻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