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第三次拒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怎么办?

时间:2025-03-24 16:35:15 来源: 作者:

   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第三次拒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怎么办?

  一、引言

  在劳动就业市场中,劳动合同的签订与续签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然而,当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可能会选择不再续签,或者劳动者也可能因各种原因不愿续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呢?特别是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经连续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提出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拒绝时,劳动者又该如何维权?本文将结合最新法律法规,为您详细解答。

  二、合同到期不续签的赔偿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当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选择是否续签。如果用人单位选择不再续签,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因自身原因(如经营不善、岗位调整等)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无过错,那么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如果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那么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这是因为劳动者主动放弃了续签的权利,用人单位无需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三、第三次拒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赔偿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这意味着,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已经连续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提出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续签,那么用人单位的行为将构成违法终止劳动合同。

  对于这种情况,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即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四、劳动者如何维权

  面对合同到期不续签或第三次拒签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了解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充分了解《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是维权的基础和前提。

  收集证据:劳动者应尽可能收集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作记录、考勤记录、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这些证据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赔偿或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或者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提起诉讼:如果劳动者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注意事项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时效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此,劳动者需要在时效期内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

  证据充分性: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如果证据不足或无法证明劳动关系存在,那么劳动者的维权请求可能无法得到支持。

  法律程序: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需要遵守法律程序,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申请、仲裁或诉讼。如果违反法律程序,可能会影响维权效果。

  六、结语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现。当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或第三次拒签无固定期限合同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希望本文能够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让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上一篇: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劳动者如何维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