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公司不执行劳动仲裁?法院起诉费用全解析:从立案到执行的5类成本清单
时间:2025-05-09 10:47:38 来源: 作者:
公司不执行劳动仲裁?法院起诉费用全解析:从立案到执行的5类成本清单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若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申请执行前,需明确诉讼费用、执行费用等成本。2025年,随着《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及《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费用、执行费用规则更趋细化。本文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司法裁判规则,从5类成本类型、费用计算方法、费用减免路径三方面,为劳动者提供系统性实操指南。
一、劳动仲裁不执行后起诉的5类成本类型
案件受理费
法律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
计算规则:
非财产案件:每件10元;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20万元的,不另收费;>20万元的部分,按0.5%收取。
实务案例:
劳动者主张经济补偿金10万元,需缴纳案件受理费10元;
劳动者主张工资及赔偿金50万元,需缴纳案件受理费(50万-20万)×0.5%+10元=1510元。
申请执行费
法律依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四条。
计算规则:
无执行金额或价额的:每件50元至500元;
1万元≤执行金额<50万元:1.5%;
50万元≤执行金额<500万元:1%;
500万元≤执行金额<1000万元:0.5%;
≥1000万元:0.1%。
实务案例:
劳动者申请执行工资5万元,需缴纳申请执行费750元(5万×1.5%);
劳动者申请执行经济补偿金200万元,需缴纳申请执行费1.75万元(50万×1.5%+450万×1%)。
律师代理费
法律依据:《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第五十八条。
计算规则:
劳动者胜诉的,可主张用人单位承担律师费,最高不超过5000元;
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律师费可按比例分摊。
实务案例:
劳动者委托律师代理案件,律师费8000元,若胜诉,可主张用人单位承担5000元;
10名劳动者集体维权,律师费5万元,每人可主张用人单位承担5000元。
财产保全费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
计算规则:
财产数额≤1000元:每件30元;
1000元<财产数额≤10万元:1%;
>10万元:0.5%,最高不超过5000元。
实务案例:
劳动者申请冻结用人单位银行账户10万元,需缴纳保全费1000元(10万×1%);
劳动者申请查封用人单位房产500万元,需缴纳保全费5000元(封顶)。
其他费用
鉴定费:如对工资表、考勤记录进行司法鉴定,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公告费:若用人单位下落不明,需公告送达法律文书,费用由败诉方承担;
差旅费:劳动者异地申请执行的,差旅费可主张用人单位承担(需提供票据)。
二、费用减免的3类路径
诉讼费减免
适用条件:劳动者经济困难,符合《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四十五条。
申请材料:
低保证明、特困人员证明;
收入证明(月收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5倍)。
执行费减免
适用条件:用人单位确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劳动者经济困难。
申请材料:
用人单位破产清算证明;
劳动者家庭收入证明。
律师费减免
适用条件:劳动者符合法律援助条件。
申请路径:
向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
向工会申请免费律师代理。
三、实务风险与防范策略
费用承担风险
风险点:若劳动者败诉,需自行承担案件受理费、律师费等;
防范策略:立案前评估胜诉概率,避免盲目起诉。
执行不能风险
风险点:用人单位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执行费“打水漂”;
防范策略:申请执行前调查用人单位财产线索(如银行账户、房产、车辆)。
证据灭失风险
风险点:若用人单位在执行阶段销毁证据,导致无法证明其财产;
防范策略: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用人单位银行账户、查封房产。
四、典型案例:费用承担的司法裁判尺度
案例1:劳动者胜诉的费用承担
2025年,北京某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赔偿金30万元,缴纳案件受理费1510元、律师费6000元。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30万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1510元、律师费5000元(封顶)。
案例2:劳动者败诉的费用承担
2025年,上海某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20万元,但未能提供考勤记录等证据。法院驳回仲裁请求,并判决劳动者承担案件受理费1510元、律师费8000元。
案例3:执行不能的费用减免
2025年,广州某劳动者申请执行用人单位财产100万元,缴纳申请执行费1.25万元。执行中发现用人单位已破产清算,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裁定终结执行,并减免申请执行费。
五、劳动者实务建议
起诉前:评估胜诉概率
核对仲裁裁决书是否明确用人单位义务;
调查用人单位财产线索(如银行账户、房产、车辆)。
起诉时:精准主张费用
在起诉状中明确主张用人单位承担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
提交财产保全申请书,避免执行不能。
执行时:积极配合法院
提供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下落、财产线索;
申请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
结论
劳动仲裁不执行后起诉需以“成本可控+风险可控”为核心策略,避免因费用承担或执行不能导致维权失败。建议劳动者在起诉前评估胜诉概率,起诉时精准主张费用,执行时积极配合法院。法律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求劳动者依法维权。唯有理性诉讼、精准维权,方能实现权益的实质保障。
上一篇:劳动关系确认劳动仲裁证据全解析:从入职到离职的8类核心证据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浩云动态RELATED
更多>>最新案例NEWS
更多>>2023-11-27
一般请律师打官司要多少钱?2024-10-25
遗产继承纷争:案例剖析与法律启示2024-10-24
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遗产继承权解析2024-08-06
工程合同纠纷法律解析案例:工程完工后对方以质量为由不付款2024-08-06
浩云律所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成功代理广告企业破产清算案2024-08-06
破产清算企业也有回旋余地?浩云律师助当事人成功破产重整保住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