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固定期限合同被辞退,如何依法获得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与维权步骤解析

时间:2025-07-08 17:37:20 来源: 作者:

   固定期限合同被辞退,如何依法获得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与维权步骤解析

  一、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与计算规则

  (一)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合同的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以下情形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无过失性辞退

  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

  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仍不胜任;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合同无法履行。

  补偿标准: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例如,西安某员工工作3年2个月,获赔3.5个月工资。

  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例如,北京某公司裁员20人,按工作年限支付补偿,最高获赔12个月工资。

  (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即“2N”赔偿)。例如:

  上海案例:公司以“不服从管理”为由辞退孕期员工,被认定违法解除,支付双倍赔偿(工作5年,获赔10个月工资)。

  西安案例:公司未提前30日通知辞退员工,被判支付代通知金(1个月工资)+经济补偿(3个月工资)。

  二、特殊情形下的补偿规则

  (一)合同到期终止的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46条,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续签,需支付经济补偿。例如:

  北京案例:合同到期后公司降低工资续签,员工拒绝,获赔5个月工资(工作5年)。

  西安案例:员工主动不续签合同,公司无需支付补偿。

  (二)劳动者过失性辞退的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劳动者存在以下过失,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补偿: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

  兼职影响本职工作且拒不改正;

  劳动合同无效(如欺诈入职);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西安某员工伪造学历入职,公司发现后辞退,无需支付补偿。

  三、维权步骤与实务操作建议

  (一)劳动者维权流程

  收集辞退证据

  《辞退通知书》《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微信、邮件等辞退通知记录;

  工资流水、社保记录证明工作年限。

  案例:西安某员工通过微信聊天记录证明被辞退,获赔双倍补偿。

  协商与调解

  向用人单位发出《补偿协商函》,协商不成可申请工会或基层调解组织介入。例如,北京某员工通过调解获赔8万元,避免仲裁耗时。

  申请仲裁

  提交《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及原件,主张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仲裁委一般会在45日内裁决,案情复杂可延长30日。

  (二)用人单位合规建议

  完善辞退流程

  制作《辞退审批表》,经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书面通知劳动者辞退理由及依据。

  案例:西安某公司因未通知工会辞退员工,被认定违法解除,支付双倍赔偿。

  规避违法解除风险

  避免使用“不服从管理”“态度不好”等模糊理由;

  保留劳动者过失证据(如违纪通知书、监控录像)。

  案例解析:西安固定期限合同被辞退案

  案情:员工签订3年期合同,工作2年后公司以“组织架构调整”为由辞退,未支付补偿。员工申请仲裁,公司无法证明经济性裁员程序合法,被判支付双倍赔偿(4个月工资)。

  启示

  用人单位需证明辞退符合法定情形及程序;

  劳动者应要求出具书面辞退证明,避免口头辞退。

  通过上述法律规则与实务操作,未签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认定及固定期限合同被辞退的补偿问题可得到妥善解决,帮助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维护权益。

上一篇: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如何证明劳动关系成立?法律途径与证据收集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