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遭遇公司诋毁如何索赔?2025年名誉权维权全攻略

时间:2025-07-09 10:16:02 来源: 作者:

   遭遇公司诋毁如何索赔?2025年名誉权维权全攻略

  一、名誉权侵权认定标准

  根据2025年《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构成侵权需满足:

  行为要件:存在侮辱、诽谤等贬损行为

  结果要件:导致社会评价降低(需提供客户流失证明)

  因果关系:损失与诋毁行为存在直接关联(某公司因虚假技术报告损失280万元订单)

  典型案例显示,深圳某智能硬件制造商指控竞争对手发布虚假技术参数对比,法院最终驳回诉求,因被告采用"可能影响稳定性"等中性表述,且提供CMA认证检测报告。

  二、证据收集与固定技巧

  基础证据(必选)

  诋毁内容:截图保存微信聊天记录、邮件、公告等(需显示发送者身份)

  传播范围:通过时间戳工具固定微信群成员名单及阅读量

  损失证明:客户解约通知、订单取消记录、股价波动证明

  证人证言:同事出具的书面证明(附身份证复印件)

  强化证据(可选)

  公证保全:对网页内容、微信聊天记录进行在线公证(费用降低30%)

  技术鉴定: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诋毁内容真实性进行鉴定(如技术参数对比)

  行为轨迹:通过区块链存证平台记录诋毁行为发生时间、地点、设备信息

  三、赔偿金额计算方式

  财产损失赔偿

  直接损失:客户流失导致的利润损失(需提供财务报表及客户解约文件)

  间接损失:商誉贬值损失(可通过审计报告评估)

  维权支出:律师费、公证费、鉴定费等(需提供发票)

  精神损害赔偿

  一般情形:5000-10000元

  情节严重: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可主张10万元以上(需提供医院诊断证明)

  典型案例显示,广州某科技公司因散布虚假安全漏洞警示,被判赔偿商誉损失280万元,并承担维权支出20万元。

  四、维权路径与诉讼策略

  第一步:发送律师函

  通过EMS发送《名誉权侵权警告函》,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保留邮寄凭证及签收记录。

  第二步:申请诉前禁令

  向法院申请禁止继续传播诋毁内容,防止损失扩大。需提供初步证据证明侵权行为存在。

  第三步:提起诉讼

  管辖法院: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可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立案)

  诉讼请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证据提交:在举证期限内提交全部证据(逾期可能不被采纳)

  第四步:执行程序

  判决生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可申请列入失信名单并限制高消费。

  五、2025年新规对维权的影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的规定》,新增:

  平台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删除诋毁内容的,承担连带责任

  举证责任倒置:被告需证明诋毁内容真实性,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赔偿金上限:恶意诋毁造成严重后果的,最高可主张500万元赔偿

  建议劳动者在遭遇诋毁时,第一时间通过"至信链"等司法认可平台固定电子证据。2025年劳动仲裁数据显示,名誉权纠纷案件中,证据充分的原告胜诉率达92%,平均赔偿金额为38.7万元。

上一篇:公司强制调岗逼离职?2025年最新法律应对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