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未立遗嘱老人去世,遗产分配法律全解析
时间:2025-08-19 16:27:10 来源: 作者:
未立遗嘱老人去世,遗产分配法律全解析
——从一起200万元拆迁款纠纷看法定继承的规则与温情
2025年8月,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老人未立遗嘱引发的继承纠纷案。陈大爷突发重病住院期间,其女儿私自转走200余万元拆迁款,继母郑大娘将继子女告上法庭。法院最终判决陈大爷的遗产由郑大娘及四名子女平均分配,每人得40余万元。这一案件不仅揭示了法定继承的刚性规则,更体现了法律对亲情与公平的平衡。
一、法定继承顺序:谁有资格分遗产?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如下: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包括婚生/非婚生/养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不继承。若第一顺序无人,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介入。例如,在厦门案中,陈大爷的父母已去世,配偶郑大娘与四名子女成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平等分割遗产。
二、代位继承:孙辈能否“替父继承”?
2025年司法解释对代位继承作出细化:
适用条件: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其死亡,由该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特殊情形:代位继承人可继承原应得份额,且养子女、继子女的晚辈血亲同样适用。
例如,若老人有一子早逝,留下一孙,则孙子可代位继承其父应得的遗产份额。这一规则避免了因子女早逝导致遗产外流,兼顾了家族传承与法律公平。
三、特留份制度:遗嘱自由并非“绝对自由”
尽管本案未涉及遗嘱,但特留份制度值得关注。根据《民法典》第1141条,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否则相应处分无效。例如,若老人立遗嘱将全部财产赠与保姆,其无劳动能力的配偶或子女仍可主张特留份。
四、实务建议:如何避免“人走财散”?
尽早立遗嘱:通过自书、打印、录像等形式明确遗产分配,避免法定继承的均分僵局。
保留关键证据:若存在扶养纠纷,需保留转账记录、共同生活证明等,证明对老人的赡养义务。
协商优先:继承纠纷发生后,建议通过家庭会议或调解程序解决。法院在审理时,会优先考虑“养老育幼”原则,协商结果更易被采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浩云动态RELATED
更多>>最新案例NEWS
更多>>2023-11-27
一般请律师打官司要多少钱?2024-10-25
遗产继承纷争:案例剖析与法律启示2024-10-24
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遗产继承权解析2024-08-06
工程合同纠纷法律解析案例:工程完工后对方以质量为由不付款2024-08-06
浩云律所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成功代理广告企业破产清算案2024-08-06
破产清算企业也有回旋余地?浩云律师助当事人成功破产重整保住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