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企业破产债务清偿顺序全解析:2025年最新法律规则与实务操作

时间:2025-08-26 11:23:13 来源: 作者:

   企业破产债务清偿顺序全解析:2025年最新法律规则与实务操作

  一、核心法律依据与清偿顺序

  根据202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的清偿顺序如下:

  1.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定义:破产费用包括诉讼费、管理人报酬、资产处置费用等;共益债务指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利益产生的债务(如继续经营的借款)。

  支付原则:优先于其他债权,随时清偿。

  2025年新规:管理人需在接管债务人财产后30日内启动清算程序,否则债权人可申请法院更换管理人。

  2. 职工债权

  范围:工资、医疗费、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社保费用及法定补偿金。

  优先级提升:2025年修订后,职工债权优先于税款债权,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案例参考:北京瑞正善达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破产案中,职工债权全额清偿,普通债权清偿率仅12.5%。

  3. 税款债权

  范围:欠缴的税款及滞纳金。

  2025年调整:税款债权优先于普通债权,但滞后于职工债权。

  4. 普通债权

  范围:供应商货款、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

  清偿规则:财产不足时按比例分配,未获清偿部分依法消灭。

  特殊情形:金融债权可协商债转股,如厦门国际银行参与某集团破产重整案。

  二、实务操作中的关键问题

  1. 破产财产的界定

  排除性规定:债务人取得的担保物权、专项补贴资金等不属于破产财产。

  案例争议:某企业破产时,政府拨付的职工安置资金是否纳入破产财产?法院判决该资金需专款专用,不得用于清偿普通债权。

  2. 连带责任的处理

  股东责任:未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需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董事责任:因过错导致费用增加的管理人员可能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参考:某科技公司董事未及时清算,导致财产灭失,法院判决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 跨境破产的特殊规则

  法律适用:境外破产程序可获承认与协助,债权人可参与跨境债权分配。

  资产处置:跨境资产需通过商务部门备案的评估机构进行估值。

  三、债权人维权策略

  1. 债权申报的注意事项

  期限要求:自法院公告之日起45日内申报,逾期视为放弃。

  材料清单:合同、转账记录、对账单、法院执行裁定书等。

  案例教训:某债权人因未及时申报债权,导致清偿率从57.1%降至0.

  2. 参与债权人会议的权利

  表决事项:财产变价方案、分配方案、管理人选任等。

  监督权行使:对管理人工作提出异议,要求其说明费用支出合理性。

  3. 申请撤销权的行使

  适用情形:破产前一年内的无偿转让财产、个别清偿等行为。

  证据要求:需证明债务人与相对方存在恶意串通。

  案例参考:某企业控股股东以零对价受让核心资产,法院撤销交易并追回财产。

  四、典型案例深度解析

  案例一:浙江杭州某服装企业破产案

  案情:资产800万元,债务1200万元(职工债权200万元,税款债权100万元,普通债权900万元)。

  判决:职工债权全额清偿,税款债权清偿100%,普通债权清偿率57.1%。

  启示:专项资金(如职工安置费)需严格隔离,确保优先支付。

  案例二:陕西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破产清算转和解案

  案情:通过“执破融合”机制,实际控制人承诺代为清偿债务,普通债权清偿率达89.16%。

  启示:股东出资加速到期制度可有效推动债务和解,管理人积极协调是关键。

  五、结语

  企业破产债务清偿顺序是保障债权人公平受偿的核心机制。2025年法律修订进一步强化了职工权益保护与股东责任,实务中,债权人需积极行使申报、表决、监督等权利,企业应主动合规以避免法律风险。

上一篇:少数股东阻挠注销公司,法律如何破解?2025年最新实务指南

下一篇:清算债务分摊规则与实务操作指南:2025年最新法律解读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