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施工方违约能否终止合同?2025年最新合同解除规则解析

时间:2025-08-27 17:08:07 来源: 作者:

   施工方违约能否终止合同?2025年最新合同解除规则解析

  施工合同签订后,若施工方违约,发包方是否有权终止合同?2025年《民法典》合同编及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结合最新法律条文与典型案例,系统解析施工方违约情形下的合同终止条件与操作路径。

  一、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1. 约定解除权:合同中的“退出按钮”

  根据《民法典》第562条,若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违约情形下的解除权(如“施工方逾期完工超过30日,发包方有权解除合同”),则发包方可在约定条件成就时行使解除权。

  实务要点

  解除权行使需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方;

  通知到达施工方时,合同即告解除。

  2. 法定解除权:法律赋予的“强制退出权”

  根据《民法典》第563条,施工方存在以下违约情形时,发包方可依法解除合同:

  根本违约:施工方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如停工、撤场);

  迟延履行:经催告后仍不履行(如逾期完工超过合理期限);

  其他违约: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如使用不合格材料导致工程不合格)。

  典型案例

  在2025年江苏省高院审理的某建设公司诉某地产公司案中,施工方因资金链断裂停工超过60日,发包方经催告后解除合同,法院认定解除行为合法。

  二、合同终止后的法律后果

  1. 结算与清理条款的效力

  合同终止后,双方仍需履行结算、清理等后续义务(《民法典》第567条)。发包方需支付施工方已完工部分的工程款,施工方需赔偿因违约导致的损失。

  法律条文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民法典》第567条)

  2. 违约责任的承担

  施工方需承担以下责任:

  继续履行:若违约行为可补救(如更换不合格材料),发包方可要求继续履行;

  赔偿损失:包括工期延误损失、另行发包增加的成本等;

  支付违约金:若合同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可主张支付。

  典型案例

  在2025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仲裁委审理的案件中,施工方因使用劣质钢筋被要求更换,并赔偿发包方工期延误损失50万元。

  三、实务操作建议

  1. 合同签订阶段的防范措施

  明确约定解除权:在合同中详细列明违约情形及解除权行使条件;

  设置阶梯式违约条款:如“逾期15日支付违约金,逾期30日发包方有权解除合同”。

  2. 违约发生后的应对策略

  立即发出催告函:要求施工方在合理期限内补救违约行为;

  固定违约证据:通过现场录像、监理例会记录等方式证明施工方违约事实;

  及时行使解除权:避免因拖延导致损失扩大。

  3. 诉讼或仲裁程序的选择

  仲裁优势:若合同约定仲裁条款,可快速解决纠纷;

  诉讼策略:向工程所在地法院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施工方账户。

  结语

  2025年法律为施工合同违约情形下的合同终止提供了清晰规则。发包方应积极行使法定权利,通过合同约定与证据固定维护权益;施工方则需规范履约行为,避免因违约承担高额赔偿。

上一篇:无合同拖欠工程款如何起诉?2025年起诉条件与证据要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