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施工单位违约怎么办?2025年最新解决路径与法律实务

时间:2025-08-28 15:17:50 来源: 作者:

   施工单位违约怎么办?2025年最新解决路径与法律实务

  施工单位违约是建设工程领域的高发风险,2025年《民法典》及最高法司法解释对违约责任的认定、解决路径及证据规则作出了全新规定。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与法律条文,系统解析施工单位违约时的解决步骤与实务操作要点。

  一、施工单位违约的常见情形与认定

  1. 典型违约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577条,施工单位违约需满足以下要件:

  存在有效合同关系: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需合法有效。

  存在违约行为:包括工期延误、质量不合格、擅自变更设计等。

  造成实际损失:需证明违约行为与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案例

  在2025年江苏某商业综合体案中,施工单位因未按图纸施工导致柱梁偏差,法院认定构成根本违约,判决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2. 特殊情形下的责任认定

  不可抗力与免责事由:根据《民法典》第180条,不可抗力导致违约可免责,但需及时通知并提供证明。

  第三方原因导致的违约:施工单位需证明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否则仍需承担责任。

  案例

  在2025年浙江某地铁项目案中,施工单位因供应商延迟供货导致工期延误,法院认定施工单位未及时更换供应商,需承担30%的违约责任。

  二、施工单位违约的解决路径

  1. 协商与调解

  协商:双方可通过友好协商,就违约责任、赔偿方案达成一致,签订补充协议。

  调解:通过行业协会、调解机构(如中国建筑业协会)或第三方调解平台解决纠纷,成本低、效率高。

  实务建议

  协商过程中需保留书面记录(如会议纪要、邮件),避免口说无凭。

  调解协议需经双方签字盖章,并可申请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

  2. 仲裁与诉讼

  仲裁:若合同约定仲裁条款,需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

  诉讼:未约定仲裁或仲裁无效时,可向工程所在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

  在深圳某住宅项目案中,发包方因施工单位工期延误提起诉讼,法院判决施工单位支付违约金及实际损失共计1200万元。

  3. 特殊程序:司法鉴定与财产保全

  司法鉴定:对工程质量、修复费用、停窝工损失等争议事项,可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财产保全: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可申请查封、扣押施工单位的银行账户、房产等财产,防止转移财产。

  案例

  在北京某酒店装修案中,发包方申请财产保全,成功冻结施工单位银行账户,保障后续执行。

  三、实务操作建议与风险防范

  1. 对发包方的建议

  完善合同条款:明确违约情形、赔偿标准及争议解决方式(如仲裁条款)。

  及时固定证据:通过监理日志、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违约行为及损失。

  合理选择救济路径:根据纠纷复杂程度选择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2. 对施工单位的建议

  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按照图纸、规范施工,及时申请工期顺延并保留证据。

  积极应对纠纷:收到违约通知后,及时与发包方沟通,避免矛盾激化。

  参与司法鉴定:对发包方主张的损失,申请重新鉴定或提供反证。

  四、2025年新规亮点与启示

  电子证据效力提升:微信记录、邮件等可作为证明违约行为的证据。

  举证责任倒置:在质量问题争议中,施工单位需自证已按规范施工。

  跨境工程纠纷:明确境外施工单位违约时的法律适用与证据认可规则。

  典型案例

  在2025年厦门某跨国工程案中,施工单位通过电子证据成功证明发包方变更设计导致延误,法院免除其违约责任。

  结语

  施工单位违约的解决需兼顾合同约定与法律规定。发包方应完善证据固定与合同条款设计,施工单位则需严格履行义务并积极应对纠纷。通过合规操作与专业法律协助,方能实现纠纷的高效解决。

上一篇:建设工程合同解除后的结算规则:2025年最新法律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