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公司破产遇上合同到期:如何合法终止或继续履行?——2025年最新法律策略

时间:2025-09-02 15:58:03 来源: 作者:

   公司破产遇上合同到期:如何合法终止或继续履行?——2025年最新法律策略

  引言:破产与合同到期双重挑战

  在破产程序中,合同到期问题常引发争议。2025年《企业破产法》修订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六)》明确,管理人可决定继续履行或解除合同,但需符合法定条件。本文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从法律角度解析破产合同到期的处理规则与实务要点。

  一、法律框架:破产法与合同法的衔接逻辑

  1. 破产程序的法律效力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十八条,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对未履行完毕的合同享有选择权:可决定继续履行或解除合同。若管理人未在期限内作出选择,视为解除合同。例如,2025年江苏某制造企业破产案中,管理人选择继续履行供销合同,保障了生产连续性。

  2. 合同到期的自动终止规则

  若合同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已到期,且无自动续期条款,则合同权利义务自然终止。但若存在债务未清偿,债权人仍可申报债权。例如,上海某贸易公司案中,租赁合同到期后,债权人申报了未付租金债权。

  3. 继续履行的条件与限制

  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需满足:

  对债务人有益:如继续履行可增加财产或避免损失;

  提供担保:管理人需为继续履行提供相应担保;

  债权人会议同意:重大合同需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

  二、合同到期后的处理实操路径

  1. 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

  自然到期:合同约定的履行期届满,权利义务终止;

  协商解除:双方协商一致提前终止合同;

  法定解除:因不可抗力、预期违约等法定情形解除合同。

  2. 债权申报与清偿规则

  申报范围:包括未付货款、违约金、损害赔偿等;

  申报程序:债权人需在法院公告的申报期内提交证明材料;

  清偿顺序: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合同债权属于普通债权,按比例清偿。

  3. 特殊合同的特别处理

  劳动合同:破产受理后,劳动合同视为解除,但职工可申报工资、补偿金等优先债权;

  租赁合同:若承租人继续使用租赁物,管理人可决定继续履行或解除;

  特许经营合同:涉及行政许可的合同,需与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三、典型案例解析:从司法实践看处理策略

  案例1:继续履行供销合同案

  2025年广东某电子企业破产案中,管理人选择继续履行与供应商的长期供销合同。法院认定继续履行有利于提升破产财产价值,支持管理人决策,最终实现债权人清偿率提升20%。

  案例2:租赁合同到期处理案

  北京某商业地产破产案中,租赁合同到期后,管理人决定解除合同。承租人提起诉讼,法院认为管理人选择符合破产法规定,驳回承租人诉求。

  案例3:劳动合同终止补偿案

  浙江某制造企业破产案中,管理人解除劳动合同,职工申报了工资、经济补偿金等优先债权。法院认定职工债权优先受偿,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风险防控与合规建议

  1. 管理人履职要点

  合同审查:全面梳理未履行完毕的合同,评估继续履行的必要性;

  决策程序:重大合同处理需经债权人会议表决,并留存会议记录;

  担保提供:继续履行合同需提供相应担保,防范风险;

  沟通协调:与债权人、合同相对方保持良好沟通,减少争议。

  2. 债权人维权路径

  及时申报:在规定期限内申报债权,维护自身权益;

  参与监督:通过债权人会议监督管理人履职;

  法律救济:对管理人不当行为提起诉讼;

  和解重整:在破产程序中寻求债务重组或企业重生可能。

  3. 最新司法动态与趋势

  2025年司法解释六对破产合同处理作出重大调整:

  电子合同效力:经电子签名认证的合同与书面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继续履行标准:明确“对债务人有益”的判断标准,如增加财产、避免损失等;

  跨境合同协调:加强与国际破产规则的衔接,处理跨境合同争议;

  执行效率提升:通过“执转破”机制加快破产案件审理,提高执行到位率。

  结语

  公司破产且合同到期涉及多重法律关系和复杂实务操作。通过合规的破产程序、科学的合同处理和有效的法律救济,可实现债权人权益最大化、债务人责任明确化。在2025年最新法律框架下,各方主体应秉持诚信原则,通过法治化、市场化手段化解债务危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本文提供的实务指南和案例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破产合同处理的规则与策略,为实际操作提供有力支持。

上一篇:公司注销后未收回的债权如何追讨?——法律途径与实务操作全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