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离婚债务分割指南:哪些债务需共同承担,哪些需自行买单?

时间:2025-09-18 10:08:48 来源: 作者:

  离婚债务分割指南:哪些债务需共同承担,哪些需自行买单?

  在离婚案件中,财产分割与债务处理往往是最核心的争议点。许多夫妻在离婚时,不仅面临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还需理清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界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债务分割并非“一刀切”,而是需根据债务性质、用途及举债方式综合判定。本文将从法律角度解析离婚债务分割规则,帮助读者理清思路,避免陷入债务纠纷。

  一、共同债务:需双方共同偿还的“家庭账单”

  根据《民法典》第1064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的债务

  若债务合同由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以书面、口头形式明确表示承担,均视为共同债务。例如,夫妻共同向银行申请房贷,或一方借款后另一方在微信聊天中认可债务,均需共同偿还。

  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即使债务仅以一方名义所负,但若用于家庭日常开销(如子女教育、医疗、赡养老人、购买生活用品等),仍属于共同债务。例如,一方用个人信用卡支付家庭水电费、物业费,或为孩子报名课外班产生的费用,均需双方共同承担。

  超出日常生活需要但用于共同生活的债务

  若债务金额明显超出家庭日常消费水平(如大额装修、投资经营等),但债权人能证明资金实际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或生产经营,仍可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例如,一方以个人名义借款50万元用于夫妻共同经营的店铺装修,即使另一方未签字,也可能需共同偿还。

  案例解析

  2025年北京市某法院审理的案件中,男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借款30万元用于家庭车辆置换,女方虽未在借款合同上签字,但法院结合车辆登记在双方名下、借款时间与购车时间吻合等证据,认定该债务为共同债务,判决双方各承担50%还款责任。

  二、个人债务:需自行承担的“独立账单”

  以下债务通常被认定为个人债务,离婚时由负债方独自承担:

  一方婚前所负债务

  婚前债务原则上属于个人债务,除非债权人能证明该债务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例如,男方婚前借款购买婚房,但婚后用共同财产还贷,则婚后还贷部分及对应增值可能属于共同财产,但婚前借款本金仍为个人债务。

  一方擅自资助无关人员的债务

  若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或借贷给与其无抚养义务的亲朋(如兄弟姐妹、朋友等),且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该债务可能被认定为个人债务。例如,男方未经女方同意,将20万元借给弟弟购房,且无证据证明该借款用于家庭共同利益,则女方无需承担还款责任。

  赌博、吸毒等违法活动所负债务

  因赌博、吸毒等违法行为产生的债务,因违反公序良俗,法律不予保护,负债方需自行承担。例如,男方因赌博欠下高利贷,即使债权人起诉,法院也不会判决女方分担。

  一方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借款

  若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约定某笔债务为个人债务,且债权人知晓该约定,则该债务由负债方独自承担。例如,夫妻在婚内财产协议中明确约定“男方个人借款用于投资,与女方无关”,且债权人签字确认,则女方无需还款。

  案例解析

  2025年上海市某法院审理的案件中,女方在婚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借款50万元用于个人整形手术,男方对此毫不知情。法院经审理认为,该债务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且男方未追认,判决女方独自承担还款责任。

  三、债务分割的“特殊规则”:协议优先与法院裁判

  协议分割: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夫妻可就债务分担比例达成书面协议,只要不损害债权人利益,法院通常予以认可。例如,双方约定共同债务由男方承担70%、女方承担30%,且债权人同意,则该协议有效。

  法院裁判:兼顾公平与债权人保护

  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法院会根据债务性质、用途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判决。例如,一方因重大疾病负债,法院可能判决健康方适当分担;若一方恶意举债(如虚构债务、转移财产后举债),法院可能判决其独自承担。

  风险提示

  离婚协议对债务分割的约定仅在夫妻内部有效,不能对抗债权人。若债权人起诉要求双方共同还款,即使离婚协议约定由一方承担,另一方仍需先履行还款义务,再向对方追偿。

  四、实务建议:如何避免债务“连累”无辜方?

  留存债务证据

  保存借款合同、转账记录、消费凭证等,证明债务用途是否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谨慎签署文件

  避免在不明债务合同上签字,防止“被负债”;若需共同借款,务必明确还款计划及责任比例。

  及时主张权利

  若发现对方恶意举债或转移财产,应在离婚诉讼中一并主张,或离婚后三年内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财产。

上一篇:离婚财产清查全攻略:从自行调查到法律救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