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公司破产潮下,你的合同是否“自动失效”?法律视角深度解析

时间:2025-09-18 15:26:02 来源: 作者:

   公司破产潮下,你的合同是否“自动失效”?法律视角深度解析

  一、破产程序启动后合同效力的法律框架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8条,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效力并非“一刀切”终止,而是赋予管理人选择权:管理人有权决定继续履行或解除合同,但需在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通知对方,或自收到催告之日起30日内答复,逾期未通知则视为解除。这一规定打破了传统认知中“破产即合同终止”的误区,为商业交易提供了更灵活的处置空间。

  典型案例:2025年浙江某新能源企业破产案中,管理人针对与供应商签订的长期原材料采购合同,通过评估发现继续履行可降低破产财产处置成本,最终选择继续履行并支付预付款,该决策使供应商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提升了破产财产价值。

  二、不同类型合同的差异化处理路径

  双务未履行合同

  对于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管理人需综合评估合同履行成本与破产财产收益。例如,某制造业企业破产时,管理人发现与物流公司签订的运输合同剩余期限较长,但通过谈判重新协商价格后,选择继续履行以维持供应链稳定,避免因违约产生高额赔偿。

  单务已履行合同

  若一方已履行完毕(如货物交付),另一方未支付对价,则已履行方可通过债权申报程序主张权利。2025年上海某贸易公司破产案中,供应商已交付价值500万元的电子元件,但未收到货款,管理人将该债权列为优先清偿范围,最终全额受偿。

  特殊合同类型

  融资租赁合同:根据《民法典》第757条,出租人享有租赁物所有权,破产管理人不得随意解除合同。2025年广东某医疗设备租赁企业破产案中,法院裁定租赁设备不属于破产财产,承租人需继续支付租金。

  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4条,公司破产导致劳动合同终止,但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最高不超过12年)。北京某互联网企业破产案中,管理人通过变卖服务器资产,优先支付员工工资及补偿金,避免群体性劳动争议。

  三、管理人决策的法定限制与救济渠道

  继续履行的担保要求

  若管理人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对方有权要求提供担保。2025年江苏某化工企业破产案中,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与下游企业的供货合同,但未提供银行保函,对方据此行使不安抗辩权暂停付款,最终法院判决管理人承担违约责任。

  解除合同的赔偿范围

  因管理人解除合同造成的损失,应纳入破产债权申报。但赔偿范围仅限于实际损失,不包括预期利益。例如,某广告公司破产时解除与明星的代言合同,法院仅支持赔偿已支付的定金及筹备费用,驳回高额违约金主张。

  债权人异议程序

  对管理人决定不服的合同相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撤销管理人行为。2025年山东某房地产企业破产案中,施工方因管理人单方解除总包合同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管理人未履行评估义务,判决撤销解除决定并责令继续履行。

  四、实务操作中的风险防范建议

  合同条款设计

  增加“破产触发条款”,明确约定破产情形下的合同处理方式(如自动终止、加速到期等)。

  设置“担保条款”,要求债务人提供抵押或保证,增强债权回收保障。

  交易对象尽职调查

  签约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对方是否涉及破产程序。

  关注财务指标异常(如资产负债率超警戒线、连续亏损等),评估交易风险。

  争议解决机制选择

  优先选择仲裁方式,其“一裁终局”特性可缩短争议解决周期。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破产管辖法院,避免管辖权争议影响债权实现。

  启示与思考:公司破产不等于合同“自动失效”,其法律效力取决于管理人决策、合同类型及履行状态。对于商业主体而言,需在合同全生命周期中强化风险意识,通过条款设计、尽职调查和争议解决机制选择,构建多层次风险防护网。司法实践中,法院正通过典型案例裁判,逐步细化破产程序中合同效力的认定标准,为市场主体提供更明确的预期指引。

上一篇:破产财产界定新规:这些资产真的不能用于偿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