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企业破产清算后,债权人如何“破局重生”?——债权处理全流程解析

时间:2025-09-18 15:48:47 来源: 作者:

   企业破产清算后,债权人如何“破局重生”?——债权处理全流程解析

  一、债权申报:权利主张的“第一道门槛”

  企业破产程序启动后,债权人需在法院确定的申报期限内(通常为30日至3个月)向管理人申报债权。根据《企业破产法》第48条,申报需提交书面材料,明确债权数额、性质(如是否有财产担保)及证据链。例如,某贸易公司破产案中,供应商因未提供原始送货单,导致50万元货款债权被管理人初步驳回,后通过补充物流记录和签收单才获确认。

  特殊规则

  未到期债权:自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如某建筑企业破产时,其未到期的工程款债权立即到期参与分配。

  附利息债权:自受理时停止计息,如某金融机构对破产企业的贷款利息,在法院裁定受理破产前产生的利息可申报,之后利息不再计算。

  连带债权:债权人可单独或共同申报,如某合伙企业破产时,合伙人可分别申报对企业的债权。

  二、管理人审查与债权人会议核查:权利确认的“双重保险”

  管理人需在收到申报后30日内完成审查,编制债权表并提交债权人会议核查。若债权人对债权表记载有异议,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例如,某制造企业破产案中,债权人A与管理人就100万元设备采购款是否包含违约金产生争议,最终法院依据《民法典》第584条判决违约金部分不予支持,仅确认设备本金债权。

  核查要点

  债权真实性:核查合同、转账记录、发票等原始凭证。

  债权合法性:排除非法债务(如赌博债、高利贷超限部分)。

  债权数额准确性:复核计算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三、清偿顺序:破产财产分配的“法律天平”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破产财产按以下顺序清偿:

  第一顺序:职工债权

  包括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及补偿金。例如,某互联网企业破产时,优先支付员工3个月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总额达2000万元。

  第二顺序:社保与税款

  破产人欠缴的除职工社保外的其他社会保险费用及税款。如某房地产企业破产时,补缴土地增值税500万元。

  第三顺序:普通债权

  剩余财产按比例分配。若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债权,按比例受偿。例如,破产财产为1000万元,普通债权总额为5000万元,则某债权人100万元债权仅能受偿20万元。

  特殊优先权

  有财产担保债权:债权人可就担保物优先受偿。如某银行对破产企业的厂房享有抵押权,可优先从厂房变价款中受偿。

  消费者预付款债权:在部分试点地区(如浙江),消费者已支付的预付款享有优先于普通债权的清偿权。

  四、破产程序终结后的“剩余债务”处理

  若破产财产分配完毕,管理人将提请法院终结破产程序。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23条,终结后2年内发现债务人有可供分配财产的,债权人可请求追加分配。例如,某企业破产5年后,法院发现其隐匿的海外账户资金,债权人通过追加分配程序获偿部分损失。

  实务启示

  债权人应主动参与程序:通过申报债权、参加债权人会议、行使表决权等方式维护权益。

  关注管理人履职:若发现管理人隐匿财产或违规处置资产,可向法院申请更换管理人或追究其责任。

  利用衍生诉讼:对管理人确认的债权有异议时,及时提起债权确认之诉。

上一篇:公司破产了,民事赔偿债务能否“一笔勾销”?法律与实务的双重审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