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约定?法律规则与协议设计指南

时间:2025-10-10 14:08:25 来源: 作者:

   夫妻共同财产如何约定?法律规则与协议设计指南

  夫妻共同财产约定是预防婚姻财产纠纷的重要工具。通过书面协议明确财产归属、管理方式及分割规则,既能保障双方权益,又能避免离婚时的激烈冲突。本文将从法律规则、协议设计要点及实务风险三个维度,系统解析夫妻共同财产约定的操作方法。

  一、夫妻共同财产约定的法律依据

  1. 意思自治原则:尊重双方约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需采用书面形式,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2. 约定生效条件:形式与实质要件

  形式要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约定无效。

  实质要件

  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无欺诈、胁迫;

  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

  3. 约定与法定规则的衔接

  有约定时,优先适用约定;

  无约定时,适用法定共同财产制(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属共同所有)。

  二、夫妻共同财产约定的核心内容

  1. 财产范围界定

  婚前财产:明确各自婚前房产、存款、车辆等归属。

  婚后财产:约定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继承或受赠财产的归属(如全部共同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特殊财产:如知识产权收益、企业股权、保险利益等。

  2. 财产归属模式

  分别所有制:婚前婚后财产均归各自所有,各自行使处分权。

  共同所有制:所有财产归双方共同所有,处分需双方同意。

  部分共同制:如约定婚后收入50%归共同所有,50%归各自所有。

  3. 财产管理规则

  共同管理:重大财产处分(如卖房)需双方签字。

  单独管理:明确一方可单独处分的财产范围(如个人工资)。

  收益分配:约定投资收益、租金等如何分配。

  4. 债务承担规则

  共同债务:明确哪些债务需双方共同偿还(如房贷)。

  个人债务:约定一方以个人名义借款的偿还责任。

  5. 协议变更与解除

  约定协议变更的条件(如双方书面同意)。

  约定协议解除的情形(如一方严重违约)。

  三、夫妻共同财产约定的实务要点

  1. 协议设计原则

  公平性:避免一方利用优势地位制定显失公平的条款。

  明确性:财产描述需具体(如房产地址、账号),避免“等财产”等模糊表述。

  可操作性:管理规则需符合实际(如一方长期出差,需约定远程签字方式)。

  2. 公证与登记

  公证:虽非强制,但公证协议更具证明力,尤其在涉及不动产时。

  登记:若约定涉及不动产归属,需及时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如将房产从一方名下变更为双方共有)。

  3. 风险防范

  避免逃避债务:不得通过约定将财产转移至一方名下以逃避对第三人的债务。

  防止无效条款:如“离婚时一方净身出户”可能因违反公序良俗被认定无效。

  定期审查:根据家庭财务状况变化(如生育、投资),及时修订协议。

  四、典型协议条款示例

  条款1:婚前房产归属

  “男方婚前购买的位于XX市XX区XX路的房产(产权证号:XXX),归男方个人所有,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条款2:婚后收入分配

  “双方婚后工资收入按以下方式分配:男方工资的60%归共同所有,40%归男方个人所有;女方工资的50%归共同所有,50%归女方个人所有。”

  条款3:投资收益管理

  “双方共同投资股票账户(账号:XXX),收益按出资比例分配(男方70%,女方30%);亏损由双方按出资比例承担。”

  条款4:债务承担

  “一方以个人名义对外借款的,若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由借款方自行偿还。”

  五、协议无效情形与救济

  1. 无效情形

  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协议;

  协议内容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如约定免除对子女的抚养义务);

  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如通过约定逃避债务)。

  2. 救济途径

  协商撤销:双方可协商撤销或修改协议。

  诉讼撤销:受欺诈方可在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申请撤销协议。

  损害赔偿:若协议无效导致一方损失,可要求过错方赔偿。

  结语

  夫妻财产分配比例的计算与共同财产的约定,是婚姻法律实务中的核心问题。通过明确法定原则、设计公平协议、收集充分证据,既能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又能避免纠纷升级。建议夫妻在制定财产约定时,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合法有效,为婚姻关系筑牢法律屏障。

上一篇:夫妻财产分配比例如何计算?法律规则与实务操作全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