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专利侵权例外情形深度解读:合法使用的五大边界
时间:2025-10-16 10:45:35 来源: 作者:
专利侵权例外情形深度解读:合法使用的五大边界
专利制度通过赋予发明者独占权激励创新,但为平衡公共利益,法律设定了不视为侵权的例外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五条,专利权用尽、先用权、临时过境、科研实验及行政审批使用等五种情形不构成侵权。本文将从法律条文、司法实践及实务操作三个层面,系统解析专利侵权的例外规则。
一、专利权用尽:首次销售后的自由流通
1. 法律适用的核心要件
根据《专利法》第七十五条第一项,专利产品经专利权人或其许可人首次销售后,他人再销售、使用该产品的,不视为侵权。在“智能手机专利案”中,消费者购买专利手机后转售,法院认定该行为属于权利用尽,驳回原告侵权主张。
2. 平行进口的合法性争议
对于未经国内专利权人许可的进口产品,若其在国外已获专利权人授权,可依据权利用尽原则合法进口。在“化妆品专利案”中,某进口商从韩国专利权人处购进专利面霜,虽未获中国专利权人许可,但法院认定其构成权利用尽,不构成侵权。
3. 网络销售的边界控制
电商平台销售专利产品时,需审核供应商授权文件。某跨境电商因未核实卖家授权,销售侵权专利耳机,被法院认定不适用权利用尽原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二、先用权:在先使用的合法延续
1. 在先使用的认定标准
根据《专利法》第七十五条第二项,在专利申请日前已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做好必要准备,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的,不视为侵权。在“机械零件专利案”中,被告自2010年起生产特定零件,原告2015年获得专利权,法院认定被告构成在先使用,允许其维持原有生产规模。
2. 必要准备的证明责任
在先使用人需提供生产记录、设备购置合同等证据。在“生物医药专利案”中,被告提交了2014年的实验室记录及原料采购合同,证明其在专利申请日前已完成技术准备,法院据此认定其享有在先使用权。
3. 原有范围的量化界定
“原有范围”通常指生产规模、客户群体及地域范围。在“工业机器人专利案”中,被告将产品从长三角扩展至全国,法院认定其超出原有范围,构成侵权。
三、临时过境:运输工具的合法使用
1. 国际条约的适用规则
根据《专利法》第七十五条第三项,外国运输工具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为自身需要使用专利的,不视为侵权。在“航空发动机专利案”中,某外国航班因发动机故障,临时使用中国专利维修技术,法院认定其符合临时过境例外。
2. 使用目的的限制
使用需严格限于运输工具自身需要。在“船舶导航专利案”中,某外国货轮将专利导航设备出租给第三方,法院认定其超出自身需要范围,构成侵权。
3. 互惠原则的实践应用
若中国运输工具在对方国家享有同等待遇,可依据互惠原则主张例外。在“高铁技术专利案”中,中国高铁企业因在某国享有专利临时使用豁免,其运输工具在该国使用中国专利时,亦被认定不侵权。
四、科研实验:技术进步的合法推动
1. 实验目的的纯粹性要求
根据《专利法》第七十五条第四项,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专利的,不视为侵权。在“基因编辑专利案”中,某科研机构为研究疾病机制使用专利技术,法院认定其属于科研实验例外。
2. 商业研究的边界控制
若研究具有商业目的,则不适用例外。在“新材料专利案”中,某企业以研发为名使用专利技术生产样品,法院认定其实际具有商业意图,构成侵权。
3. 实验成果的公开义务
科研机构使用专利技术后,需公开实验数据。在“AI算法专利案”中,某高校未公开实验结果,被专利权人主张其滥用例外情形,法院责令其限期公开数据。
五、行政审批使用:药品器械的合法突破
1. Bolar例外的中国实践
根据《专利法》第七十五条第五项,为提供行政审批信息而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医疗器械的,不视为侵权。在“抗癌药专利案”中,某药企为申请仿制药上市,提前制造专利药品进行临床试验,法院认定其符合Bolar例外。
2. 审批阶段的严格限定
使用需严格限于审批所需信息收集。在“医疗器械专利案”中,某企业为推广产品提前生产,法院认定其超出审批需要,构成侵权。
3. 专利链接制度的协同作用
中国建立的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要求仿制药申请人与专利权人提前协商。在“糖尿病药专利案”中,双方通过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达成许可协议,避免诉讼。
六、实务建议:企业合法使用的操作指南
1. 权利用尽的合规审查
企业采购专利产品时,需核查供应商授权文件及进口合法性。某跨境电商建立“授权链追溯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产品流转信息,有效规避侵权风险。
2. 在先使用的证据保全
在先使用人应定期备份生产记录、客户合同等证据。某机械制造企业建立电子档案库,将2010年以来的生产数据上链存证,为在先使用权主张提供有力支持。
3. 科研实验的伦理审查
高校及科研机构需建立实验目的审查机制。某生物实验室制定《专利技术使用伦理指南》,明确禁止将实验成果用于商业目的,有效规避法律风险。
七、未来趋势:例外规则的精细化发展
随着《专利法》的持续修订,例外规则将呈现以下趋势:
权利用尽的数字化延伸:NFT技术可能被用于专利产品流转追踪,明确权利用尽的边界。
在先使用的量化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或将出台司法解释,细化“原有范围”的计算方法。
科研实验的开放许可:国家知识产权局可能建立专利技术开放实验平台,促进技术共享。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2025年,专利侵权例外规则已成为技术流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平衡器。企业唯有深入理解法律边界,构建“合规审查-证据保全-风险应对”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方能在技术竞争中实现合法突破与创新发展的双赢。
上一篇:专利侵权法律责任全解析:民事、行政与刑事的立体追责体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浩云动态RELATED
更多>>最新案例NEWS
更多>>
2023-11-27
一般请律师打官司要多少钱?2024-11-18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判决:法律原则与案例分析2024-10-25
遗产继承纷争:案例剖析与法律启示2024-10-24
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遗产继承权解析2024-08-06
工程合同纠纷法律解析案例:工程完工后对方以质量为由不付款2024-08-06
浩云律所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成功代理广告企业破产清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