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公司解散后专利使用权归属:法律框架与实务操作

时间:2025-10-16 11:08:00 来源: 作者:

   公司解散后专利使用权归属:法律框架与实务操作

  公司解散涉及资产清算与权利义务终结,而专利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其归属需结合《公司法》《专利法》及合同约定综合判断。本文将从法律适用、清算程序、权利救济三个维度,解析公司解散后专利使用权的处理规则。

  一、专利使用权归属的“三阶判断”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公司解散后,专利使用权作为公司资产,需按以下顺序处理:

  合同优先原则:若专利使用权系通过许可合同取得,需审查合同是否约定解散后的处理方式。例如,某软件公司与员工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中明确约定“公司解散后,被许可方有权继续使用专利至合同期满”,此类条款具有法律效力。

  职务发明归属:根据《专利法》第六条,执行单位任务或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单位所有。公司解散后,专利权作为公司资产,需纳入清算范围。2025年深圳中院审理的某AI算法专利案中,法院认定涉案专利为职务发明,归解散公司所有,清算组有权处置。

  股东协商机制:若专利使用权无合同约束且非职务发明,需由全体股东协商处理。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清算组成员应忠实履职,不得侵占公司财产。2024年上海某生物科技公司解散案中,股东会决议将3项专利使用权按出资比例分配给股东,法院认定该决议合法有效。

  实务要点:专利使用权转让需办理著录事项变更手续,未及时变更可能导致权利行使障碍。例如,某机械公司解散后未办理专利权人变更,导致买受人无法主张侵权赔偿。

  二、清算程序中的“专利处置规则”

  公司解散清算需遵循法定程序,专利使用权的处置需注意以下环节:

  清算组职责: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清算组应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专利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需由专业评估机构估值,并纳入清算方案。

  债权人保护:若专利使用权许可收入系公司主要债权来源,清算组应优先清偿债务。2025年北京某互联网公司解散案中,清算组未通知专利被许可人申报债权,被法院裁定重新清算。

  剩余财产分配:在清偿债务后,专利使用权可按股东出资比例分配。但需注意,若专利系职务发明,分配前需扣除员工奖励报酬。根据《专利法》第十五条,职务发明人可获得不低于50%的专利实施收益。

  风险提示: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损害公司利益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例如,某电子公司清算组私自转让专利使用权,被股东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三、权利救济的“四条路径”

  若公司解散后专利使用权归属发生争议,当事人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协商解决:股东或利害关系人可签订补充协议,明确专利使用权归属。2024年杭州某医药公司解散案中,原股东通过协商将专利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并办理了备案手续。

  行政投诉:若发现他人未经许可使用解散公司专利,可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侵权处理请求。根据《专利行政执法办法》,管理部门可责令停止侵权并处罚款。

  民事诉讼:以清算组或股东为被告,主张确认专利使用权归属或赔偿损失。2025年广州中院审理的某新材料专利案中,原告股东成功诉请确认专利使用权归其所有,并获赔50万元。

  刑事报案:若清算组成员侵占专利使用权构成职务侵占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典型案例:2025年江苏某环保公司解散后,原技术总监私自将专利技术许可给竞争对手使用,被法院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30万元。

  四、跨境解散的“特殊规则”

  若公司涉及跨境解散(如中外合资企业),专利使用权处置需遵守《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法律适用:专利权归属适用专利申请地法律,合同纠纷适用合同缔结地法律。

  国际许可备案:跨境转让专利使用权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办理备案,否则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税收合规:专利使用权转让收入需按“特许权使用费”缴纳增值税及所得税,税率因国家/地区而异。

  实务建议:跨境解散前,建议委托涉外法律专家制定资产处置方案,避免因法律冲突导致权利落空。例如,某德资企业解散时,因未办理专利国际许可备案,被德国法院认定转让无效。

  结语

  专利侵权责任体系与解散公司专利处置规则,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双轨制”。对于创新主体而言,既要通过专利布局构建技术壁垒,也需在公司生命周期终结时妥善处置无形资产。在法律框架日益完善的背景下,唯有将合规意识贯穿于技术创新与商业运营的全过程,方能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最大化。

上一篇:专利侵权“三重罚”:法律责任全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