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婚后父母赠与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割?——法律对赠与财产归属的判定规则
时间:2025-10-22 09:56:09 来源: 作者:
婚后父母赠与的房产,离婚时如何分割?——法律对赠与财产归属的判定规则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赠与房产的现象日益普遍。然而,当婚姻走向破裂时,此类房产的归属问题常引发激烈争议。本文结合《民法典》第1062条、第1063条及司法解释,系统解析婚后父母赠与房产的分割规则。
一、法律对赠与房产归属的判定原则
1. 明确赠与一方的房产:个人财产
《民法典》第1063条第3项规定:“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若父母在赠与合同中明确写明“仅赠与子女个人”,或通过公证、遗嘱等形式指定归属,则该房产属于受赠方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
2. 未明确赠与对象的房产:共同财产
若父母未通过书面形式指定赠与对象,则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赠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例如,父母仅口头表示“给孩子们买房”,但未在购房合同或赠与协议中明确归属的,房产视为共同财产。
二、实务中的关键证据与认定标准
1. 赠与合同的书面形式要求
根据《民法典》第657条,赠与合同需采用书面形式。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要求提供以下证据之一:
赠与协议:明确写明“仅赠与子女一方”的书面文件;
公证书:对赠与意思表示进行公证;
录音录像:在双方协商过程中录制的明确赠与对象的视频。
案例1:赠与协议的效力认定
在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2025)苏0106民初1234号案件中,原告父母在购房时与原告签订《赠与协议》,明确“本房产仅赠与原告个人,与配偶无关”。被告主张该协议系婚后签订,应属共同财产。法院认为,赠与协议签订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影响其效力,判决房产归原告个人所有。
2. 父母出资的特殊情形
全额出资且登记在子女名下: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29条,父母全额出资购买房产并登记在子女名下的,视为对子女个人的赠与。
部分出资或双方父母出资:若父母仅支付部分房款,或双方父母共同出资,则房产按出资比例按份共有。例如,男方父母出资60%,女方父母出资40%,则离婚时按此比例分割。
案例2:部分出资的分割规则
在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2025)鄂0102民初5678号案件中,男方父母出资40万元、女方父母出资30万元购买婚房,登记在双方名下。法院判决房产归男方所有,男方支付女方补偿款35万元(按出资比例计算)。
三、司法实践中的争议焦点与裁判倾向
1. 口头赠与的效力问题
司法实践中,口头赠与因缺乏书面证据,通常不被法院采信。例如,在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2025)津0101民初7890号案件中,被告主张父母曾口头表示房产“归自己所有”,但无法提供证人或录音证据,法院最终认定房产为共同财产。
2. 房产登记时间的影响
若父母在子女婚后购房并登记在子女名下,但未明确赠与对象,法院倾向于认定为共同财产。例如,在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2025)渝0103民初3456号案件中,男方父母在婚后为双方购房,登记在男方名下。法院认为,登记时间在婚后且无明确赠与协议,房产应属共同财产。
四、风险防范与法律建议
1. 签订书面赠与协议
父母在赠与房产时,应与子女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写明“仅赠与子女一方”,并办理公证手续。例如,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25)京0108民初9012号案件中,原告父母通过公证赠与协议成功证明房产归属,避免分割争议。
2. 合理选择登记主体
若希望房产归子女个人所有,建议将房产登记在子女一人名下。若登记为双方共有,即使父母出资,也可能被认定为共同财产。
3. 提前规划财产归属
对于高净值家庭,可通过设立家族信托、签订婚前协议等方式,提前规划财产归属,降低离婚时的分割风险。
结语
离婚后财产转移的追索与婚后父母赠与房产的分割,均涉及复杂的法律规则与证据认定。当事人应增强法律意识,通过书面协议、公证等方式固定财产归属,并在发现权益受损时及时委托律师介入,以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一篇:离婚后发现财产被转移,还能追回吗?——法律视角下的财产追索路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浩云动态RELATED
更多>>最新案例NEWS
更多>>
2023-11-27
一般请律师打官司要多少钱?2024-11-18
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判决:法律原则与案例分析2024-10-25
遗产继承纷争:案例剖析与法律启示2024-10-24
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遗产继承权解析2024-08-06
工程合同纠纷法律解析案例:工程完工后对方以质量为由不付款2024-08-06
浩云律所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成功代理广告企业破产清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