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未发放工资、无劳动合同?遭遇如何自救

时间:2024-07-08 13:44:41 来源: 作者:

   针对不发工资且无劳动合同的情况,以下将详细解释相关的法律规定、可能的法律途径以及具体的法律依据。

  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的必要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工资支付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未支付工资的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可能的法律途径

  协商解决

  首先,劳动者可以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工资和劳动合同问题。通过友好协商,可能快速解决纠纷,避免进一步的法律程序。

  劳动监察投诉

  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将进行调查,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并可能要求其改正违法行为,如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仲裁

  劳动者也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工资条、同事证言等。劳动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裁决,支持劳动者的合理诉求。

  法院起诉

  如果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并作出最终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三十条、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第九十一条。

  综上所述,不发工资且无劳动合同是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仲裁和法院起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采取法律行动时,劳动者应准备好相关证据,确保诉求得到支持。

上一篇:合同中的工资扣减,如何合法合理执行?

下一篇:公司合同纠纷案例揭示股权转让纠纷的关键问题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