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变化吗?
时间:2024-08-14 15:26:44 来源: 作者:
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在近年来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遗嘱形式的多样化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遗嘱的继承方式得到了扩展,增加了打印遗嘱和录音录像遗嘱两种形式。这两种新形式的遗嘱在设立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而录音录像遗嘱则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这些变化使得立遗嘱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公证遗嘱优先性的取消
在《民法典》实施之前,公证遗嘱在遗嘱形式中具有优先效力。然而,《民法典》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性,规定如果被继承人立有多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以最后的遗嘱内容为准。这一变化体现了对被继承人最终意愿的尊重,也使得遗嘱的变更更加便捷。
三、继承人范围的扩大
《民法典》扩大了代位继承的范围,将代位继承人的范围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扩大到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这意味着如果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那么他们的子女(即侄、甥)可以代位继承遗产。这一变化解决了不婚人群、丁克家庭增多以及部分子女先于父母去世的家庭面临后继无人的现象,更好地保障了私权。
四、继承权丧失与恢复的规定
《民法典》对继承权丧失的几种情形做出了修改和补充,如增加了“隐匿”遗嘱作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之一,并明确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撤回遗嘱也属于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同时,《民法典》还增设了宽宥制度,即如果继承人有上述丧失继承权的情形但确有悔改表现并取得被继承人宽恕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宽容精神和对亲情的维护。
五、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引入
《民法典》新增了遗产管理人制度,明确规定了遗产管理人的产生方式、职责和权利以及未尽职尽责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等。这一制度有助于解决被继承人的债权人和继承人之间的根本矛盾,协调多个继承人之间的关系,避免家庭纠纷,实现遗产的公平处理。
六、遗产范围的扩大
《民法典》删除了原《继承法》中对被继承人财产的列举式表述,意味着只要是被继承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可以被继承。这一变化扩大了遗产的范围,包括了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新兴财产形式,更好地保护了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综上所述,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在遗嘱形式、公证遗嘱优先性、继承人范围、继承权丧失与恢复、遗产管理人制度以及遗产范围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法律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对社会现实的适应和回应。
相关资讯
浩云动态RELATED
更多>>最新案例NEWS
更多>>2023-11-27
一般请律师打官司要多少钱?2024-10-24
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遗产继承权解析2024-08-06
工程合同纠纷法律解析案例:工程完工后对方以质量为由不付款2024-08-06
浩云律所助力企业破茧重生:成功代理广告企业破产清算案2024-08-06
破产清算企业也有回旋余地?浩云律师助当事人成功破产重整保住资产2024-08-06
企业破产清算申请的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