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时间:2025-04-30 14:03:04 来源: 作者:

   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将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一、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与赔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用人单位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

  (一)双倍工资赔偿

  赔偿期限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例如,劳动者月工资8000元,用人单位未签合同11个月,需支付双倍工资差额为8000元×11个月=88000元。

  仲裁时效限制

  双倍工资请求受1年仲裁时效限制,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例如,劳动者2024年7月入职,2025年4月离职,2025年5月申请劳动仲裁,可主张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共9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

  (二)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法律后果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2024年1月入职,用人单位未签合同至2025年1月,双方自2025年1月起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义务

  需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的二倍工资。

  (三)未缴纳社会保险的连带责任

  社保补缴义务

  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期间,仍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例如,劳动者2024年1月入职,用人单位未签合同至2025年1月,需补缴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的社保费用。

  工伤赔偿风险

  若劳动者在未签合同期间发生工伤,用人单位需承担全部工伤赔偿责任。例如,劳动者因工受伤,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支付。

  实务操作建议

  劳动者

  入职后主动要求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留存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

  若用人单位未签合同,可在1年内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双倍工资及补缴社保;

  发生工伤时,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并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

  建立劳动合同到期预警系统,避免遗漏续签;

  入职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留存劳动者签字确认的书面文件;

  涉及未签合同赔偿时,需在劳动仲裁或诉讼中积极举证,证明已履行告知义务或劳动者存在过错。

  二、一年未签劳动合同的救济路径与风险防范

  (一)劳动者救济路径

  协商解决

  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及补缴社保。

  行政投诉

  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限期整改并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仲裁

  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双倍工资、补缴社保及确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

  (二)用人单位风险防范

  合同管理

  制定劳动合同模板,明确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条款;

  建立劳动合同签订台账,定期核查合同到期情况。

  证据留存

  留存劳动者签字确认的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工资支付记录等证据;

  涉及未签合同赔偿时,需提供劳动者拒绝签订合同的书面证据。

  结语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及未签劳动合同的补偿规则,本质是“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权益”的平衡。用人单位需恪守“合法、合规、诚信”原则,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违法终止+赔偿+信用惩戒”的三重危机;劳动者需以“证据为王”为原则,构建“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的立体化维权体系。唯有在法治框架内实现权利义务的动态平衡,方能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劳动关系生态。

上一篇: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单位是否需支付违约金?法律责任与补偿标准深度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