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劳动合同期内被辞退怎么办?五大维权路径与赔偿计算全解析

时间:2025-05-09 11:09:50 来源: 作者:

   劳动合同期内被辞退怎么办?五大维权路径与赔偿计算全解析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屡见不鲜,尤其在劳动合同存续期内,劳动者被辞退后的权益保障问题备受关注。2025年,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深化适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成本显著提高,劳动者维权路径更趋清晰。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常以“末位淘汰”“不胜任工作”等理由解除合同,但因举证不足或程序瑕疵被认定为违法解除的案件占比超60%。本文结合最新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司法裁判规则,从合法解除与违法解除的认定、赔偿计算方法、劳动者维权路径、用人单位举证责任、风险防范建议五方面,为劳动者提供系统性实操指南。

  一、劳动合同期内合法解除与违法解除的认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至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满足法定条件及程序,否则构成违法解除。

  合法解除的情形

  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存在严重违纪、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

  典型案例: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多次旷工,且拒不接受单位警告,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合法,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无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且协商未果;

  典型案例:用人单位因业务调整需裁撤部门,与劳动者协商调岗未果后解除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及代通知金。

  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依照破产法规定重整、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形,需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占职工总数10%以上;

  典型案例: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进行经济性裁员,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违法解除的情形

  未履行法定程序:如未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未通知工会等;

  解除理由不成立:如以“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但未提供培训记录或考核结果;

  适用法律错误:如将协商一致解除误认为合法解除;

  典型案例:用人单位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法院认定该制度无效,构成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二、劳动合同期内被辞退的赔偿计算方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八十七条,赔偿标准分为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两种。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适用情形: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月工资定义: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双封顶”规则: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金按三倍封顶计算,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典型案例:劳动者工作五年,月工资为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四倍,用人单位合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12个月工资(三倍封顶)的经济补偿金。

  赔偿金计算方法

  适用情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计算公式: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

  典型案例:劳动者工作三年,月工资为1万元,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6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特殊情形下的赔偿规则

  劳动合同跨越2008年1月1日

  2008年前工龄按《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计算,最高不超过十二个月工资;

  2008年后工龄按《劳动合同法》计算,无最高限额限制(但适用“双封顶”规则);

  典型案例:劳动者2005年入职,2025年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2008年前工龄3年,2008年后工龄17年,赔偿金=(3年×月工资+17年×月工资)×2.

  未缴纳社保的赔偿

  劳动者除可主张赔偿金外,还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或赔偿社保损失;

  典型案例: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且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及社保损失赔偿。

  三、劳动合同期内被辞退的维权路径

  协商解决

  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留存协商记录;

  建议:协商时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及时间节点。

  投诉举报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责令用人单位改正;

  适用情形: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或未依法缴纳社保。

  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主张经济补偿金、赔偿金、未签合同双倍工资、加班费等;

  时效限制: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建议:仲裁前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解除通知等证据。

  诉讼维权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建议:诉讼时补充提交新证据,如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

  四、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与风险防范

  举证责任分配

  合法解除情形:用人单位需证明解除理由成立且程序合法,如提供规章制度、培训记录、调岗通知、工会意见等证据;

  违法解除情形:用人单位需证明解除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如提供解除通知、送达证明等证据;

  典型案例:用人单位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提供有效证据,法院认定为违法解除。

  风险防范建议

  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解除合同的条件及程序,并经民主程序公示;

  留存解除证据:如会议纪要、通知函、送达回执等;

  定期用工合规培训:避免程序瑕疵,降低违法解除风险。

  五、劳动者维权时的证据收集要点

  劳动关系证明

  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等;

  建议:入职时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留存复印件。

  解除事实证明

  解除通知、离职证明、录音录像等;

  建议:解除合同时要求用人单位出具书面通知,并注明解除理由。

  工资标准证明

  银行流水、工资条、纳税证明等;

  建议:薪资谈判时,若合同仅列基本工资,可提供工资流水作为实际收入证明。

  六、典型案例:赔偿标准的司法裁判尺度

  案例1: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计算

  2025年,北京某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工作五年零八个月,月工资为2万元,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法院认为,劳动者月工资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赔偿金按三倍封顶计算,即(5年×8000元×3+8000元×3)×2=28.8万元。

  案例2: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计算

  2025年,上海某劳动者因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工作五年,月工资为1万元。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已履行培训及调岗程序,解除合同合法,需支付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案例3:劳动合同跨越2008年1月1日的分段计算

  2025年,广州某劳动者2003年入职,2025年被违法解除劳动合同,2008年前工龄5年,2008年后工龄17年,月工资为1.5万元。法院认为,2008年前工龄经济补偿金按12个月工资封顶,2008年后工龄赔偿金按实际年限计算,赔偿金=(5年×1.5万元+12万元封顶)+(17年×1.5万元)×2=64.5万元。

  七、实务建议

  劳动者

  入职时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留存复印件;

  定期保存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证据;

  解除合同时要求用人单位出具书面通知,并注明解除理由;

  及时申请劳动仲裁,避免超过一年仲裁时效。

  用人单位

  避免“一刀切”解除合同,优先协商解除或调岗;

  解除合同时严格履行法定程序,留存书面证据;

  定期进行用工合规审查,避免程序瑕疵。

  结论

  劳动合同期内被辞退的维权需以“合法性审查+赔偿基数确定”为核心策略,避免因程序瑕疵或证据不足导致赔偿标准降低。建议用人单位在解除合同时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劳动者在维权时注重证据收集与时效把控。法律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求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唯有平衡双方权益,方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上一篇:未签劳动合同裁员赔偿全攻略:从双倍工资到违法解除的五大维权路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