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股权出资后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与实务要点

时间:2025-05-22 14:34:22 来源: 作者:

   股权出资后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与实务要点

  一、股权出资与股权转让的法律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七条及《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六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股权作为非货币财产的一种,在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作为出资:

  可评估性:股权的价值需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并形成合法有效的评估报告。

  可转让性:股权需依法可转让,不存在被质押、查封或存在股权纠纷等问题。

  权属清晰:出资人需对拟出资的股权享有完整的所有权,不存在权属争议。

  当股东以股权出资后,该股权即成为目标公司的注册资本组成部分。若出资股东后续拟转让该股权,需区分两种情形:

  股权出资完成后的转让:若股权出资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出资人即成为目标公司的股东,其持有的股权可依法转让。

  股权出资过程中的转让:若股权出资尚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出资人擅自转让该股权的,可能因违反出资义务而承担违约责任。

  二、股权出资后股权转让的法律效力

  股权转让协议的有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股权转让协议需满足以下条件方为有效:

  协议双方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协议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若股权出资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出资人转让该股权的,转让协议自成立时生效。

  股权转让的内部效力

  股东优先购买权: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需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若出资人以股权出资后转让该股权,需遵守此规定。

  公司章程的特别规定:若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有特别规定(如需董事会决议、特定股东同意等),需严格遵守。

  股权转让的外部效力

  对抗公司效力:股权转让经公司认可后,受让人可取代原股东的地位,行使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公司需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对抗第三人效力:股权转让经工商登记后,受让人可对抗善意第三人。若未办理工商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三、股权出资后股权转让的实务要点

  尽职调查

  受让方应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法律合规等方面进行全面尽职调查,以评估投资风险。

  特别需关注股权出资的评估报告、工商登记情况及是否存在权属争议。

  签订书面协议

  股权转让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转让价格、支付方式、交割时间、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

  协议需经双方签字盖章,并留存备查。

  办理变更登记

  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需签发新的出资证明书,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

  未办理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税务处理

  股权转让涉及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个人所得税法》,转让方需就股权转让所得缴纳税款。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某公司股东A以持有的B公司股权作价出资,成为C公司股东。后A拟将其在C公司的股权转让给非股东D,但未书面通知其他股东,也未征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司法处理

  其他股东E以A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

  法院经审理认为,A未履行书面通知义务,也未取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违反《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遂判决股权转让协议无效。

  A需承担因合同无效给D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

  五、法律启示与建议

  完善股权出资程序:股东以股权出资时,需确保股权价值经合法评估,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避免权属争议。

  严格履行股权转让程序:股东转让股权时,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加强风险意识:受让方在受让股权前,需核查股权出资的合法性及股权是否存在限制,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损失。

上一篇:股权转让的法律法规核心要点与实务操作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