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企业破产后债务处置全流程解析(2025年最新版)

时间:2025-08-11 13:45:43 来源: 作者:

   破产程序启动:从申请到受理的法律路径

  2025年《企业破产法》修订后,破产程序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本文结合最高法典型案例及最新司法解释,系统梳理企业破产后的债务处置流程,为企业家及债权人提供实操指引。

  一、破产申请与受理:门槛降低与程序优化

  (一)谁有权启动破产程序?

  根据2025年《企业破产法》第7条,债务人(企业)或债权人均可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值得关注的是,修订草案新增小额债权人联合申请机制:3名以上债权人合计债权占比超10%的,可联合申请破产,大幅降低申请门槛。

  (二)法院审查与受理标准

  法院受理破产申请需满足两大条件(《企业破产法》第2条):

  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如停止支付、资不抵债等。

  典型案例:湘潭中院审理的九华国际新城公司重整案中,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快速完成资产清查与债权人会议筹备,从受理到批准重整计划仅用时5个月。

  二、破产财产管理与债权申报:核心环节详解

  (一)管理人的职责与权限

  法院指定管理人后,其核心职责包括(《企业破产法》第25条):

  接管企业财产、印章、账簿;

  调查债务人财产状况,制作财产报告;

  决定继续或解除未履行完毕的合同。

  创新实践:南京中院在某电气集团重整案中,指导管理人通过区块链技术存证关键财务数据,提升债权审查效率。

  (二)债权申报与核查

  债权人需在法院公告的期限内申报债权(《企业破产法》第45条),逾期未申报视为放弃。申报需提供以下材料:

  债权证明(合同、借条、转账记录等);

  身份证明(自然人身份证/企业营业执照)。

  特殊情形:附条件或附期限的债权,管理人应依法登记并提交债权人会议核查(《企业破产法解释三》第5条)。

  三、破产财产分配:顺序与争议解决

  (一)清偿顺序的法定优先性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破产财产按以下顺序清偿: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如诉讼费、管理人报酬);

  职工债权(工资、社保、补偿金);

  税款债权;

  普通债权(如货款、借款)。

  司法解释亮点:2025年最高法《破产审判会议纪要》明确,共益债融资享有超级优先权,可优先于职工债权受偿,以吸引战略投资者。

  (二)分配方案争议解决

  债权人会议通过分配方案后,需报法院裁定认可(《企业破产法》第65条)。若部分债权人反对,可自会议决议作出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典型案例:海淀法院审理的某科技公司重整案中,普通债权清偿率从清算状态下的12%提升至重整后的35%,核心资产通过“以股抵债”方式实现价值最大化。

  四、重整与和解:企业拯救的法律工具

  (一)重整程序的适用与价值

  重整适用于有再生可能的企业(《企业破产法》第2条)。2025年修订草案新增预重整制度,允许企业在正式申请破产前与债权人协商重整方案,提升成功率。

  成功案例:南京中院某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中,通过“协同重整+预重整”程序,一揽子化解债务141亿元,企业成功“摘帽”并恢复上市。

  (二)和解程序的实践要点

  和解需经债权人会议通过(《企业破产法》第97条),且和解协议需满足以下条件:

  不得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

  需明确债务清偿方式、期限及担保措施。

  创新实践:湘潭某加油站公司破产清算转和解案中,法院引导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100%清偿协议,企业通过“瘦身式重组”恢复经营。

  五、特殊情形处理:虚假破产与职业闭店人

  (一)虚假破产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62条之二,公司通过隐匿财产、虚构债务实施虚假破产,直接责任人员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20万元罚金。

  典型案例:桂林某建筑工程公司股东抽逃出资700万元后申请破产,法院认定其构成虚假破产,6名股东被判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二)职业闭店人的法律追责

  2025年最高法《职业闭店人司法解释》明确,以逃避债务为目的受让股权的“职业闭店人”,需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全国首例判例:北京日某健康管理公司“职业闭店人”薛某亮,通过虚假清算报告注销公司,被判返还消费者预付款并赔偿损失。

  结语

  2025年破产法修订后,债务处置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企业家应善用预重整、共益债融资等工具实现自救;债权人则需及时申报债权,积极参与程序维护权益。唯有依法合规操作,方能在破产程序中实现风险可控与价值再生。

上一篇:无公章无签字的欠款有效性:2024年合同成立要件与诉讼证据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