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发明专利侵权认定标准深度解析:2025年最新规则与案例指引

时间:2025-08-13 10:46:59 来源: 作者:

   发明专利侵权认定标准深度解析:2025年最新规则与案例指引

  一、侵权认定的四大核心原则

  (一)全面覆盖原则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规定,被控技术方案需包含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在2025年最高法院审理的干粉灭火棒案中,被告将专利的"活塞通气孔"改为"活塞与筒壁间隙",法院认定二者虽结构表述不同,但均实现"高压气体冲击干粉"的功能,构成全面覆盖。

  (二)等同替换原则

  等同特征需同时满足三个要件:

  手段等同:使用相似技术手段

  功能等同:实现相同技术功能

  效果等同:达到基本相同技术效果

  典型案例:某通信设备案中,被告将专利的"有线传输模块"改为"无线传输模块",法院认定二者在数据传输本质上无差异,构成等同替换。

  (三)禁止反悔原则

  在青岛仪表壳体案中,专利权人在申请时未将"PC材质"写入权利要求,却在诉讼中主张该材质与专利的"亚克力材质"等同。最高法院明确:权利人不得将申请日未主张的技术特征纳入保护范围。

  (四)捐献原则

  对于仅在说明书中描述而未纳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视为专利权人已"捐献"给社会公众。2025年新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进一步明确,捐献原则不适用于功能性限定特征。

  二、特殊情形的认定规则

  (一)方法专利的延伸保护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使用专利方法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均构成侵权。在某医药专利案中,被告使用专利方法生产的原料药,即使最终制剂不同,仍被认定侵权。

  (二)临时过境与科研使用

  外国运输工具临时过境

  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工具属外国、过境属临时、使用专利属必要。

  非商业目的实验使用

  在某高校科研侵权案中,法院认定被告为教学演示而使用专利设备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但需提供实验记录证明非商业属性。

  三、举证责任与证据规则

  (一)原告的初步举证

  专利有效性证明

  需提交专利证书、年费缴纳凭证及专利登记簿副本。实用新型专利还需提供专利权评价报告。

  侵权行为证据

  通过公证购买、时间戳取证等方式固定被告生产、销售证据。在景德镇陶瓷酒瓶案中,原告利用区块链存证平台成功锁定被告网络销售记录。

  (二)被告的抗辩举证

  现有技术抗辩

  需提供在专利申请日前已公开的技术文献或产品实物。在某机械零件案中,被告通过提交德国专利文献,成功证明其技术方案属于现有技术。

  合法来源抗辩

  销售者需提供供货合同、发票等证据,且需证明主观无过错。空泛的"市场常规价格"主张将不被采纳。

  四、技术事实的查明机制

  (一)技术调查官制度

  2025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程序规定》明确,法院可依职权或依申请指派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在某半导体专利案中,技术调查官通过现场勘验,协助法官认定被告技术方案落入专利保护范围。

  (二)专家辅助人制度

  当事人可聘请专家辅助人出庭,就技术事实发表专业意见。在某生物医药专利案中,原告聘请的专家通过动态演示,清晰呈现了被告技术方案与专利的等同性。

  五、实务建议与未来展望

  (一)企业合规建议

  研发阶段

  建立FTO(自由实施)分析机制,避免侵权风险。在某新能源企业案例中,通过提前进行专利检索,成功规避了三项高风险专利。

  维权阶段

  善用"行为保全+财产保全"的组合策略。在某手机专利案中,原告通过诉前行为保全,成功阻止被告产品上市。

  (二)司法裁判趋势

  技术特征比对的精细化

  法院将更加注重对"技术特征是否被权利要求记载""等同替换是否显而易见"等要件的审查。

  惩罚性赔偿的常态化适用

  对于恶意侵权且情节严重的案件,法院将主动适用一至五倍惩罚性赔偿。在某假冒专利案中,被告因重复侵权被处以三倍惩罚性赔偿。

  随着《专利法实施细则》的深化实施,发明专利侵权的认定将更加注重技术事实的精准查明与法律适用的统一。权利人需提升证据意识,被控方则应强化合规管理,共同推动创新生态的良性发展。

上一篇:假冒专利罪量刑标准解析:2025年最新规定与实务要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