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未离职能否申请劳动仲裁?这些情形下你可以直接维权

时间:2025-08-18 14:55:00 来源: 作者:

   未离职能否申请劳动仲裁?这些情形下你可以直接维权

  一、法律条文解析:在职仲裁的合法情形

  根据2025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及最新司法解释,劳动者在职期间可申请仲裁的情形包括:

  劳动报酬争议: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加班费、奖金等;

  社保权益受损:未依法缴纳社保(含试用期、兼职、劳务派遣人员);

  劳动条件争议:未提供约定的劳动保护、强制危险作业、违法调岗降薪;

  规章制度违法:如不合理罚款、强制加班不补休、剥夺年假等。

  二、典型案例:在职仲裁的成功实践

  案例1:未缴社保被迫在职仲裁获补缴

  案情:广州某公司未为入职6个月的员工王某缴纳社保,王某在职期间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申请仲裁,要求补缴社保及支付滞纳金。

  判决:仲裁委支持补缴请求,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公司需在30日内完成补缴,并支付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启示:在职期间可同时向劳动监察和仲裁机构维权,形成双重压力。

  案例2:超时加班未付报酬在职仲裁获赔

  案情:深圳某工厂员工李某每月加班超36小时,公司未支付加班费。李某在职期间提交考勤记录、工资条申请仲裁。

  判决:法院认定公司违反《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判决支付加班费差额2.3万元(按实际工资基数计算)。

  关键证据:考勤记录需显示加班时长,工资条需体现未支付加班费。

  三、实务建议:在职仲裁的操作指南

  1. 证据收集要点

  劳动报酬争议: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加班通知、奖金发放规则;

  社保权益受损:社保缴费记录、用人单位拒绝缴纳的书面证明;

  劳动条件争议:调岗通知、工作环境照片、安全防护设备缺失的证明;

  规章制度违法:公司发布的罚款制度、加班不补休的公告等。

  2. 仲裁申请书撰写技巧

  请求事项:明确要求补发工资、补缴社保、恢复劳动条件等;

  事实与理由:简明扼要陈述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及导致的损害;

  时效说明:强调在职期间权利持续受损,仲裁时效未过期。

  3. 特殊情形处理

  用人单位威胁解雇:可主张《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赔偿金;

  仲裁期间工资发放:用人单位需正常支付工资,否则构成违法解除;

  财产保全申请:担心用人单位转移财产的,可申请仲裁前或仲裁中财产保全。

  四、最新政策动态:2025年在职仲裁程序优化

  根据2025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修订内容:

  在职仲裁绿色通道:涉及工资、社保的争议,仲裁委需在30日内结案;

  电子证据合法化:微信聊天记录、邮件等电子数据可直接作为证据,无需公证;

  企业负责人约谈制度:仲裁过程中,仲裁委可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主动履行义务。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无论是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争议,还是在职期间的各种权益受损,劳动者均可通过精准的法律操作和证据管理,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在劳动仲裁中,时效管理与证据充分性始终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上一篇:未签劳动合同,仲裁后多久能拿到补偿?关键时间点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