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股东不配合注销公司,法律如何破解僵局?2025年最新实务指南

时间:2025-08-26 14:08:41 来源: 作者:

   股东不配合注销公司,法律如何破解僵局?2025年最新实务指南

  一、内部解决路径:股东会决议与章程约定

  根据《公司法》及2025年司法解释,多数股东可通过以下步骤推进注销:

  召开股东会

  议事规则: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议事规则表决,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解散公司决议;

  案例参考:上海某企业多数股东持股67%,依法通过解散决议,少数股东阻挠无效。

  异议股东救济

  起诉撤销决议:少数股东可在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向法院起诉撤销决议;

  败诉后果:若法院驳回起诉,公司可正常推进注销程序。

  二、司法介入路径:法院强制解散

  当公司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的“经营管理严重困难”情形时,持股10%以上的股东可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

  认定标准

  股东会僵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会表决无法达到法定比例;

  董事会僵局:董事会无法正常运作,影响公司经营。

  程序要求

  法院指定清算组:法院受理后需指定清算组,依法清理公司财产、处理债权债务;

  清算费用承担:优先从公司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股东按出资比例分担。

  三、风险防范与证据保留

  股东责任

  滥用权利:少数股东阻挠注销,可能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如《公司法解释二》第十九条);

  证据材料:保留股东会决议、沟通记录、催告函等,防范后续法律纠纷。

  简易注销风险

  适用条件:仅适用于未产生债务或已清偿全部债务的企业;

  法律责任:承诺不实将导致股东承担无限责任。

  四、特殊情形处理:公司被吊销后的注销

  根据2025年新公司法,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满三年未申请注销的,登记机关可依职权强制注销。此时:

  原股东责任:仍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直至财产不足以清偿;

  债权人救济:可追究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等责任实现债权。

  五、实务建议与案例参考

  提前规划

  章程约定:在公司章程中明确注销程序、表决比例等事项,减少后续争议;

  沟通协商:与少数股东提前沟通,争取达成共识。

  司法程序

  申请强制解散:当公司陷入僵局时,及时向法院申请解散,避免程序拖延;

  执行监督:在清算过程中,积极监督清算组工作,确保财产合理分配。

  六、结语

  股东不配合注销公司的问题,可通过内部决议与司法介入双重路径解决。2025年法律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操作规则,实务中,企业应提前规划,股东需依法行使权利,共同推动注销程序合法、高效进行。

上一篇:企业申请破产的法定条件与实务操作指南:2025年最新规则解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