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

分享:

在线留言 message

姓名(*)
姓别:
电话(*)
留言:

注:“ ( * )”号为必填项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相关资讯 > 行业新闻

破产程序中多个债权人如何分配财产?2025年最新清偿顺序解析

时间:2025-08-27 10:43:39 来源: 作者:

   破产程序中多个债权人如何分配财产?2025年最新清偿顺序解析

  在破产程序中,债权人最为关注的问题莫过于财产分配顺序。2025年《企业破产法》修订后,对清偿顺序、特殊债权处理及跨境协调机制进行了系统性完善。本文结合最新司法实践,系统梳理破产财产分配的法律框架与操作要点。

  一、法定清偿顺序的梯度原则

  根据2025年《企业破产法》第113条及司法解释,破产财产按以下顺序清偿:

  第一顺位: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

  法律条文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实务要点

  破产费用:包括诉讼费、管理人报酬、财产保管费等,需经法院确认后优先支付。

  共益债务:指破产程序中为维护债权人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债务,如继续营业的借款、债务人财产的保管费用等。

  支付规则: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需全额清偿,不足时按比例分配。

  案例参考

  在2025年云南某企业破产案中,管理人报酬优先于职工工资支付,体现了费用优先原则。

  第二顺位:职工债权保护

  法律条文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实务要点

  清偿范围

  拖欠的工资及社保费用(仅限企业应缴部分)

  法定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计算,最高不超过当地社平工资12倍)

  高管工资限制:董事、监事、高管的工资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计算,超额部分转为普通债权。

  案例参考

  2025年广东某企业拖欠工资案中,职工债权优先率达100%,彰显对劳动者的特殊保护。

  第三顺位:税款债权

  法律条文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实务要点

  清偿顺序:税款债权优先于普通债权,但劣后于职工债权。

  滞纳金处理:税款滞纳金属于普通债权,不享有优先性。

  案例参考

  在2025年江苏某企业破产案中,税款清偿比例达85%,而普通债权清偿率仅12%。

  第四顺位:普通破产债权

  法律条文

  "(三)普通破产债权。"

  实务要点

  清偿范围:包括无担保的银行贷款、商业欠款、担保债权超出担保物价值的部分等。

  比例分配:财产不足时,同一顺位债权按比例受偿。例如,剩余财产100万元,普通债权总额500万元,则每元债权受偿0.2元。

  数据支撑

  2025年浙江某企业破产案中,普通债权清偿率仅12%,凸显普通债权人的风险。

  二、特殊情形下的清偿规则

  1. 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09条,担保债权人就担保物价值优先受偿,超出部分转为普通债权。

  案例参考

  在2025年深圳某跨境企业破产案中,抵押权人通过处置抵押物获得全额清偿,剩余财产才进入普通债权分配。

  2. 跨境破产的协调机制

  2025年新增规定,与香港、澳门签订清算合作备忘录,实现境外资产处置周期缩短40%。

  案例参考

  深圳某企业境外资产通过跨境协调机制,在3个月内完成处置,效率提升显著。

  3. 疫情期间政策延续

  线上召开债权人会议视为有效决议,清算财产处置可申请延期(最长延6个月)。

  实务要点

  2025年江苏某企业通过线上会议完成清算方案表决,避免程序延误。

  三、2025年新规对清偿顺序的影响

  1. 预重整程序的优先性

  对有挽救价值的企业,可先进行预重整,制定重整计划草案。若预重整成功,债权人可优先受偿。

  案例参考

  广东某企业通过预重整引入战略投资者,普通债权清偿率从15%提升至45%。

  2. 非法人组织清算的特殊规则

  执行事务合伙人滥用职权导致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

  案例参考

  浙江某合伙人转移财产被判赔偿,体现对合伙企业清算的严格监管。

  四、债权人权益保护的操作建议

  1. 债权申报的注意事项

  申报期限:自法院公告之日起45日内,通过“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在线申报。

  证据要求:需提供合同、转账记录、对账单等实质性证据,口头协议需结合其他证据补强。

  2. 异议权利的行使

  管理人决策异议:对清算方案、财产变价方案有异议的,可在债权人会议上提出,或向法院申请审查。

  清偿顺序争议:若发现管理人未依法优先清偿职工债权或税款债权,可要求管理人更正,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3. 刑事责任的追究

  若发现管理人隐匿财产、虚假清算,可向公安机关举报,涉嫌《刑法》第162条妨害清算罪的,管理人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

  结语

  2025年《企业破产法》修订后,破产财产分配规则更加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债权人需积极行使申报权、异议权,并善于运用预重整、跨境承认等新制度维护权益。唯有合规操作,方能在破产程序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上一篇:企业破产后法人债务承担全解析:2025年最新法律框架下的责任边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资讯

'); })();